艺术中国

中国网

李木作品

图画——李木作品展,图画,李木作品展,李木,作品展,李木艺术,李木作品,李木展览,李木个展,中间艺术馆B展厅,中间艺术馆,B展厅

艺术中的对与错

正确和错误这两个问题其实会一直贯穿人的一生,甚至是人类的文明史。只要是人都要面对这个问题,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更值得深思熟虑。对于正确和错误这个问题,我认为不同的条件下的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在高中阶段以及之前,我接受的教育都是受到某种原则或者叫规范的束缚,比如老师不允许做什么,只允许做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样做,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等等问题,姑且把它看作学会做人的原则吧。当我们学会做人之后,面临艺术学习时这些就应该从新思考。

在艺术发展到没有自己不敢想的,只有自己想象不到的这种状况下,我开始思考什么是艺术,但我却找不到终极答案。但是我能看到艺术早已经没有了规则,或者说艺术本就不应该有什么规则,是应为做同样的事情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规则,当有人开始打破已有的规则时,人们才看到了原有的规则,而原有的规则不就是没有规则吗?所以,在无规则的状态下,做什么事情都是不能用对错简单的来评说的。它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有一定的条件,有一定的原理,在特定的条件和原理下自然有对错。然而,艺术是人的性情抒发的产品,它不应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但它可以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那么艺术的对与错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吗?答案很复杂。搞艺术的人有很多,目的不同,想法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但艺术作品的形成过程基本是由几个步骤的。我们时常会遇到以下的问题,1、自己的想法和表现的有差距但是别人喜欢,2、自己的想法得到充分表现但别人不喜欢,3、自己没有想法的画出来别人反而更喜欢等等情况。综合起来就是说对与错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艺术的对错怎可能用只字片语说清楚,或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感悟吧,我发现这句才是真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

我认为艺术,是作者的情感流露。这种情感,可以是快乐的,清新的,美妙的,同时,也可以是悲伤的,无奈的,呐喊的,疯狂的。一件艺术品,它代表的就是这么一种或多种情感,我们之所以会欣赏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共鸣。当人在悲伤的时候,会想要听悲伤的音乐,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释放。艺术的好坏标准绝不是有多少人欣赏它。我们会认为自己的某幅画失败了,那是因为它没有表达出我们想表达出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单纯到我想要真实的再现,既一种想要留住现状的情感)。

艺术就像是一个苹果,有的人见到它会想要把它吃掉,有的则想把它摆起来看,还有的可能会想要摔烂它。但苹果本身没有写任何话语,所有的情感是人自己产生的。因此,我认为艺术没有对错,它不是用来判断的,是用来感受的。你可以说我不喜欢某幅画,但不可以说某幅画不好。由此看来,某些非要将其定个好坏,分个青红皂白的人,显得是多么可笑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

李老师看我不开窍,从地上捡起一块破纸,纸上有脚踩过的印记和在地上蹭出的脏,混乱而无秩序,“你看,这不是挺好的”。

堆杂乱无章的纹理,破碎的纸的边缘,突然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形式感,这种刻意的随意好像是对灵魂当中想要的那个东西的执着。我不知道李老师是不是对之前他的学生和以后的学生做同样随意的“引导”,或者说这根本不是什么引导,只是随口一个笑话,可是我此时感到的是一种震撼,自己好像着了魔一样,好像就是这个时间开始,要去寻找我自己灵魂中的那玩意儿,也许最后找到的那个东西真的什么都不是,也许我只想听油画棒在纸面上划过的声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

李木作品

来源: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14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
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下一页李木作品 上一页李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