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李木作品

图画——李木作品展,图画,李木作品展,李木,作品展,李木艺术,李木作品,李木展览,李木个展,中间艺术馆B展厅,中间艺术馆,B展厅

让心灵自由自在

我应邀在写一篇关于李木老师的小文章,但是从思想的很多方面而言我是反对他的。我们相识相交基于一点:对于艺术的热爱。艺术的原动力可能来自人们心灵深处的表达需求,如庄子般得意忘形者可以信手挥洒,便是涂鸦。用颜料泄愤者也是涂鸦。涂鸦表达心灵,涂鸦没有高下之分?

李老师在涂鸦的讲座里和他的课程里不断地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人要尊重自己的个性,要追求人性多元化的本质,艺术启迪人们的创造力。在这个情况下,无所不能。创造力就是艺术,或者有点区分的说,就是艺术感,一种思维的生存状态。而传统的绘画、雕塑之类狭义的艺术,不过是专门的训练而已,不是创作者所必需的。

李老师是个后现代主义者,他提倡个性的伸张、反对产品化的完人教育—当然他自己似乎并没有学过什么李奥塔或者德里达,我只是见过他有一本去年新买的《疯癫与文明》罢了,他的后现代气息大概是由于经常住在巴黎的缘故吧。李老师更多的觉得自己“无门无派”。

李老师以一名艺术家的视角给清华园带来了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活跃了这座严谨至上的校园的小思想界。后现代思潮像文化相对主义、现代主义、人本主义等等一样,都是革故鼎新的文明新空气,但革命者杀伤力的反面就是合规则性方面的不成熟。后现代打碎了人们的思维桎梏,鼓励人们去追求自由、寻找自我、涂鸦心灵;但是,如果我来问,追寻这些为了什么呢?创新是最重要的吗?标准的后现代答案是:不为什么,因为没有标准、没有原则、没有本体论可以驾驭他们无上至尊的“自由”。但这样的话,还有“自由”吗?——这是无所顾忌者的胆识与创见所在,是这种涂鸦势力最有破坏力的地方。然而,这同时就是涂鸦者最致命的弱点。无所顾忌的反面就是无所适从,无拘无束者不能适合于任何框架,然而社会的制度真空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注定了涂鸦精神的难于生存。

李老师的观点有那种让青年人兴奋不已的锐气,然而在一个充满逻辑思维的环境中不能自圆其说的革新者在其勇气被钦佩之后很难生存。于是我曾经写了一本小书希望可以消解李老师在清华语境中的尴尬,融入了艺术、哲学、历史的一些内容,试着在无拘无束的思考的同时保持一些逻辑性。但是李老师坚持自己的做法,谢绝了我的这本教学参考书。

关于艺术教育,我也同意把以美术为职业者作为一种专业技术培养,而所谓的艺术感的培养作为大学的基础教育。这方面,李老师讲到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代宗教说”,我还想再补充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通才教育”观,所谓“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有兴趣者可以读梅先生1941年的《大学一解》一文。

其实,本文想做的就是一点防止矫枉过正的工作。李老师的讲题十分犀利、新鲜,令很多人陷入无可信仰的迷惑。我只是想说,各位听众或者读者,应该保持自己思维的一些自信,试着跳出圈外来看待、形成一种判断力。而一味的保守或者极端的解构、粉碎都并非有益。

最后,我想我也不该太过苛求李老师的严谨,因为他并不是一位思想家,而是一位愿意启迪年轻人们去创造、去热爱生活的艺术家。

向李老师和人们心灵深处的艺术感致敬!

清华大学金融系学生叶桐

李木作品

来源: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14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
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上一页李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