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推介

2009北京798艺术节年轻人做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0 13:29:54 | 文章来源: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

“2009北京798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于2009年8月25日下午在798艺术中心(706大厂房)新闻发布室成功举行。北京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本届艺术节组委会委员刘钢先生,歌德学院北京分院院长、本届艺术节开幕式活动联合主办方代表倪之克先生,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总监、本届艺术节青年艺术家推荐展评审委员代表夏季风先生,本届艺术节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策展人鲍栋、杜曦云、刘礼宾,本届艺术节“澳门周”、「Olá Beijing! 澳门当代艺术在北京系列活动」活动总策划邝华欢先生,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向到场的70余家媒体介绍了本届艺术节的突出特点和各分项活动的安排情况。据了解,798艺术节将于9月19日下午2点在798艺术区创意广场举行开幕仪式和盛大的“中德狂欢”系列活动。

据798艺术节组委会介绍,2009北京798艺术节将于9月19日至10月25日在798艺术区举行,在为期37天的艺术节期间,将举办开幕式“中德狂欢——‘歌德范儿’国际大派对”、主题展“‘再实验:智性与意志的重申’青年艺术家推荐展”、雕塑艺术展“傅新民现代艺术回顾展”、音乐单元“KOSMO@798艺术节”、澳门周、设计单元“Domus书房”展览,以及有798艺术区70余家画廊和机构共同参与的同盟展。本届艺术节在时间跨度和展览、活动的丰富程度方面,均创历届798艺术节之最。

本届艺术节的核心内容是主题展“‘再实验:智性与意志的重申’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798艺术节启动这一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旨在提供798艺术节这一平台,更有效地发现更多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呈现出青年人自身的活力与热情,并以一种新的方式唤回公众及媒体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关注,表达出一种前瞻性的态度,以彰显798艺术区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本次展览的形式较之往年有很大突破,798艺术节组委会首次面向海内外征集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最终800余位青年艺术家携优秀作品应征,其中不乏闪耀的明日之星。由众多知名艺术机构负责人、策展人、评论家和媒体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以及本届青年展的策展团队,对参展作品进行了严格的甄选。本着发掘和鼓励具有实验精神的年青艺术家的目的,最终44位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进入本次展览。2009年10月25日将举行“青年艺术家推荐展颁奖典礼”届时将揭晓由评审委员会评选出的“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大奖”特、一、二、三等奖共4名,以及由媒体联合评选出的“传媒大奖”、“最具实验精神奖”、“新锐艺术家奖”各1名。

本届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得到了众多策展人、评论家的积极肯定与支持。“青年人共同的探索轨迹,在这些作品中清晰可见”,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策展人郭晓彦女士表示:“我们支持他们的意义就在于艺术需要新生的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副主编殷双喜博士对本次艺术节和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青年艺术家是中国艺术的希望所在,798艺术节是艺术青年的节日和舞台。期待798艺术区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孵化器,推动积极健康的当代艺术的迅速成长。”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总监夏季风先生则对青年艺术家的未来做出期待:“具备一种面对社会基本价值和道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责任,远比具备应对一场经济危机的手段更为重要,尤其是作为知识分子精英的艺术家们。”

在艺术圈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青年艺术家一定会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798艺术节组委会也已决定将“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作为常设项目,坚持举办下去。

据了解,本届艺术节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北京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由798艺术基金、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七星集团、歌德学院(中国)、厦门大雅传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凹凸文化、「Olá Beijing! 澳门当代艺术在北京系列活动」筹委会、汩满商业咨询公司等机构的大力支持,由此798艺术节才得以向公众呈现优秀的艺术、文化活动,并借此提升798艺术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据798艺术节组委会介绍,798艺术节于每年9月至10月期间举行,已成为北京金秋时节的一项艺术盛会。迄今为止,“北京798艺术节”已走过3年历程,从2007年“抽离中心的一代”到2008年“艺术不是什么”,从798艺术节历届的主题展便可看出,798艺术节的探索步伐从未停止。经过多年发展,798艺术节已颇具规模,并以其多样性和艺术的前沿性,汇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通过举办艺术节主题展、学术论坛和各类展览、展示活动,力求保持艺术创作的活力和798当代艺术的先锋形象,使之成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