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重造画境——聂危谷彩墨画展”于桥艺术空间开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10-22 16:01:1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开幕现场

    2014年10月21日上午,“重造画境——聂危谷彩墨画展”在北京798桥艺术空间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汇聚了聂危谷的“建筑系列”及“荷塘系列”两大主题的作品60余幅,大部分都是画家最近的新作,还有一部分是江苏知何堂多年收藏的经典作品。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何家英,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批评家贾方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孙克,《美术》杂志主编、著名评论家尚辉,以及杨佴旻、叶培贵、王文英、李小磷、周峰等数十位来自各界的嘉宾与艺术家出席展览开幕式。


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艺术家何家英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孙克

    聂危谷的建筑系列作品,把纷繁复杂的西方建筑以中国草书笔法写就,配以缤纷的色彩,色与墨纠缠跳跃,线与面并列重叠,齐而不齐,乱而不乱,开创了当下水墨画的崭新局面。

    正如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艺术家何家英所言:“这类建筑题材,如果采用工笔画法,难免拘泥于结构细节而失之于刻板;采用写意画法者,又往往大而化之而流于空疏。聂危谷的建筑画法则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品质。他把纷繁复杂的建筑结构以杂而不乱的草书笔法写就,金碧辉煌的建筑色调则由流光溢彩的色线汇成。密集的线条与丰富的色彩合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与我们实际亲历中外历史建筑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处于似与不似之间。”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


艺术家聂危谷致辞

    聂危谷的荷塘系列作品,则把中国的传统笔墨与西方的现代构成,率性的造型与绚丽的色彩融汇一体,斑斓,朦胧,梦幻,现代。既饱含语言的感染力,又充满观念的启迪性,成功地将传统画荷转变为现代视觉的一支奇葩,具有独特的风格美感。

    邵大箴先生对聂危谷的作品评价极高,他表示,“他是在绘画实践与史论方面均有造诣的艺术家,谙熟中西艺术之原理,深知两者之同与异,并有强烈的兴趣探索中西融合的新途径。他深知,中国20世纪美术先驱们积累的经验给后来者的启示是:面向自然、面向现实,广泛从它种门类和外来艺术中吸收营养,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做个性化的创造,是中国画与时代同行以至成为时代前进号角的必由之路。”


九三学社江苏画院执行院长周峰


现场嘉宾

    在聂危谷的作品中,兼有对中国传统和欧洲古典艺术的眷恋,更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教堂、寺庙、佛塔的结构美,被他用草书似的笔墨和油画般色彩描写得如此富有意象性,堪称为写意色彩的交响乐章。

    聂危谷在其《略谈我的艺术追求》一文中曾说:“有人认为我找到了一种使中西笔墨色彩融合无间的画法,能够表现古代文明曾经拥有的辉煌,及其历经千古的沧桑。我醉心于为古塔、教堂、古堡、宫殿、历史街区、文明遗址等中外建筑造像,正是为其横亘古今的永恒魅力所折服。而我画荷之本意,也是为那种生死轮回中百折不饶的生命意象所激励。在笔墨中体现人格特质,在色彩中渗透情感力度,在风格中保持独立精神,在象征中涵容思想深度,则是我不懈的艺术诉求”。作为一位极具想法的画家,聂危谷本人的独白更好地为观众的解读打开了大门。


艺术家聂危谷接受媒体采访


展览现场

    此次画展另一重要性的议程是开幕式即后召开的《林风眠的彩墨传统与继承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著名评论家、《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主持,著名艺术家何家英、吴为山、范扬等将从艺术创作角度角度谈彩墨画传统在当下的发展空间,著名美术批评家贾方舟、陈传席、朱建忠、杨卫等则从学术角度论述彩墨画在当下艺术形态中的远景。研讨会现场还一并开展画家和收藏家、画廊经营者、书画爱好者的面对面沟通。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6日。


《美术》杂志主编 著名评论家尚辉接受采访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研讨会现场


《红荷颂》,68×69cm,2014年


《萧瑟秋风》,70×69.2cm,2014年作


血色罗马,纸本彩墨,97×115cm,2014年


诗意年轮,纸本彩墨,89×76.5cm,2014年


圣玛利亚安康教堂,纸本彩墨,69.5×136cm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