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突围》艺术展亮相湘宁艺术馆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8-25 16:59:2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不管是何种艺术形式,亦或是现实生活,人们不断堆砌,用物质、用道德、用语言、用习俗、用各种标准,高高筑起一道道围墙,直到自己不能呼吸。不管是绘画艺术、舞台艺术都逐渐成为物质的傀儡。

艺术已经沦落为艺术品的附属,我们的心灵被束缚。越来越贵的材料,越来越大型的复制,看起来我们的心越来越大,大到要把山与天地再重新复制一遍。身陷自己制造的围墙中。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经济萧条,让人们不再愿意进入剧场去看那些华丽的布景,熊式一先生在1934年,将京剧的大八轴戏剧王宝钏(Lady Precious stream)置入英国的人民剧场,让频临倒闭的剧场,在一两把椅子展示的山水、春夏秋冬场景变迁中得以重生。那个时代还有一个伟大的文学形式已经出现:“意识流”--由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来的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他说“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艺术品之所以有市场价值,源于它对现实的作用。抛开对现实的作用,艺术品也就失去它的价值。其实,对现实生活的艺术解读及作用,从远古时代的崖画已经开始,那不仅是人们生活的记录,更是人类心灵成长的记录,甚至能够改变生活。 现代派艺术,描述了正在发生的事,后现代派艺术尝试去解构现实。现在到了后后现代的时代,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艺术方法,才是最最对现实有用的,包括原生艺术、偶然音乐(aleatory music代表人物J.凯奇)、偶发艺术、各种治愈系艺术等等。就像意识流所谈到的那样,人类的心灵一直是在流动的,也一直是在成长的。谁能够把握心灵成长的脉络,谁也就具有了生命力。

孤独症、智障,这些特殊需要人群,在残疾人保护法中,他们被称为无社会行为责任者,于是他们也就没有了相应的社会权利,于是他们也不在围墙中。幸运的是:他们的艺术也就成为至纯至真的“心灵的地形图”(选自美术评论家黄岩2005年《构筑寓言》画册)。中国智残协会张宝林主席现场发言,给与此展览高度评价,并呼吁像王春红女士这样,加入到这些孩子的融合艺术互动中来,并呼吁更多艺术家加入到公益中来,赋予艺术更多的社会价值。

这些作品,与其说是我给他们做创造艺术治疗的结果,倒不如说是我与他们融合互动的艺术成果。在与他们的融合互动中,我自己也进入到心灵的深处,几股灵性交织,并自由自在的在宇宙中、花朵中、远山中、河流中徜徉。 “突围”还艺术一个生命! 从心灵入手,因为心灵没有围墙!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