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陈佩秋与徐小虎: 书画断代鉴定上海再交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7-21 14:17:00 | 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

7月16日,著名书画鉴定家陈佩秋与徐小虎在上海市博物馆就中国古代书画断代鉴定问题展开座谈。此次来沪的两位鉴定家在行内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已届九十高龄的陈佩秋,是现代著名书画家、书画鉴定家谢稚柳之妻。而曾获得英国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博士的徐小虎,亦已逾耄耋之年。本次座谈会是两人首次会面,为收藏爱好者展示了一场书画鉴定的“华山论剑”。

在座谈会上,陈佩秋、徐小虎分别以董源、吴镇的作品鉴定作为案例,讲解各自的书画鉴定方法与心得。两人近年对书画鉴定提出了不少颠覆性的观点:陈佩秋晚年开始研究书画鉴定,并在前年出版《名画说疑续编——陈佩秋谈古画真伪》一书,对不少盖棺定论的名作提出了质疑;徐小虎是艺术史学者,也是书画鉴定界的异数,她以“笔墨行为”重鉴吴镇书画,认为台北故宫珍藏的50多幅吴镇作品中,只有三幅半是真品。这些备受争议的观点,在座谈会上也引起了听众的关注。

陈佩秋每个画家的笔触都存在差异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鉴定工作,因为那时的假画太多了。”座谈会上,陈佩秋首先回顾了自己从事书画鉴定的历程。“鉴定没有科技头脑是搞不好的。我们看画要先看画家的笔触,因为我自己也画画,懂用笔。”

早在上世纪40年代,陈佩秋在西南联合大学求学时,就曾攻读理工科。缜密的思维与丰富的创作经验,使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她常常通过放大镜观察画作绢底的破损情况,从中辨认作品的年代。“不同年代的画作风格都会存在很明显的差别,比如树木、房屋、行人、服装,整个画面的气派大不一样。”陈佩秋向听众忆述自己辨别董源真假画作的经验。

2012年,陈佩秋出版了《名画说疑续编——陈佩秋谈古画真伪》一书,针对董源的作品提出了破天荒的观点:过去曾得到明代画家董其昌首肯的《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夏山图》,都不是五代画家董源的真迹,由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溪岸图》才是董源传世的唯一真迹。陈佩秋认为,只有《溪岸图》的画绢材质是十世纪的材料,画风也符合当时的时代风格。董其昌的结论则误导了数百年来的中国绘画史研究。

由于陈佩秋多年从事书画创作,深谙水墨运笔,她的鉴定标准也紧扣“谢赫六法”,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外形、结构、色彩、构图和摹写等,综合得出鉴定结论。对于《溪岸图》运用的笔墨技法,陈佩秋也有深刻的理解:“董源作画和我们通常的用笔不同,他画轮廓线的时候才是重点,而且下笔重,再拎起来转几个弯。”

陈佩秋认为,每个画家的笔触都存在绝对的差别。“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手势也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笔习惯。”因此,对古画的研究除时代性外,还要在画家自身的作品中进行比较研究。“书画鉴定必须具体到构图、笔法和画面的细节,而不能停留在文字之中。”她表示。

“这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做的鉴定,而不只是一名学者。”陈佩秋的鉴定方法也得到了徐小虎的认可:“鉴定家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双眼对作品进行观察,切不可道听途说。”她指出,传统依靠书画落款、印章等外在因素的鉴定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今后需要关注艺术品本身。但陈佩秋也补充认为,这些鉴定方法并非万能,有时也未必得出确实的鉴定结论。

徐小虎“笔墨”是不断动态发展的

艺术史学者徐小虎本人,也是座谈会上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她2012年推出的《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因系统阐述了她对元代画家吴镇书画的鉴定过程而深受学界关注。她对中国艺术史提出的一系列颠覆性观点,更让这位中德混血的老太太身陷漩涡。

“台北故宫50多幅吴镇作品,只有3幅半是真的。”徐小虎在座谈会上重复了她的观点。这一论点尽管到如今仍然莫衷一是,但徐小虎形成了一套具有个性风格的鉴定方法论:“笔墨行为”。徐小虎表示,过去人们对笔墨的关注只是留意到笔划的形状,很少留意到它在时间中的演变和进化。

“什么是笔墨?笔墨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东西,是有能量的,是在时间里留下的动态痕迹。”徐小虎认为,艺术家留下的每一笔,都饱含着他们的精力和生命力。在她的著作《被遗忘的真迹》中,作者就以“用气、用力量、用能量、用音乐的方式”讲述了笔墨的妙处和价值观。

“每个时代的书画都有其笔墨的风格特征,与这个时代前后的‘笔墨行为’有着明显的联系。”在书画鉴定时,徐小虎会先根据作品的外在风格与结构等特征判断其时代。断代以后再判断它的作者。她指出,每个时代的风格会与其前后的技巧与笔墨行为有明显的联系,每件作品也必有其附身于时间轴线和艺术演变史轴线上的正确位置。凭借这一点,她推翻了现存《自叙帖》是唐人怀素笔迹的结论。

“《自叙帖》的‘笔墨行为’非常的激烈,同一个动作一直做,一直往右转,像打鸡蛋一样。从隋代到北宋都没有这种草书。”徐小虎发现,由于唐代纸上的矾太多,不够软,毛笔无法如此运动,只有明代中晚期以后的纸质,才能形成这种体例的草书。

谈到书画鉴定,徐小虎的心得也不乏感性。她认为,通过不同时代的画家作品,能够感受到“不同的人格、不同运笔方法和不同的心灵”。“《石竹图》是那么安静,有空间感,力量是内敛的,而不是往外伸的,每一笔下去有生长的空间,而画的物体仿佛是空的。”当鉴定出《石竹图》为吴镇真迹时,徐小虎不由心生感叹:“在找到吴镇真迹的那一刻,我哭了。我心里默默地说:吴先生,600年后终于有人找到你了。”

“我们不要关注大师的名字,我们要关注的是一件艺术品本身。”但徐小虎同时强调,艺术品比艺术家本身更重要。每一件艺术品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即使画作并不是真迹、也不代表它就没有艺术上的价值。“艺术品不是‘书画大师的传记插图’,它需要用心灵去进行感受。书画鉴藏的目的只是搞清楚艺术品所处的时代、以及它与所处的时代关系而已。”她总结道。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