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烧钱的美术馆:空盒子里装什么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6-06 13:21:27 |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私人美术馆的创办者们大多从对艺术品的兴趣出发,先有藏品,再想到开美术馆。中国目前每年新建的美术馆多达100家。2001年,全国美术馆的总数不到2500家,而十年之后这个数字超过3500家。许许多多美术馆以声势浩大的开馆展览宣告其闪亮登场,可往往不久之后,就如同漏水的泳池一样空空如也。

在可见的未来里,美术馆这种旧形态还将继续发挥着对公众进行美学教育的作用。只有好的展览才能把最优秀的作品理念传达给观众。最近在上海新开的两家定位于当代艺术的私人美术馆,再一次把中国的“美术馆兴建运动”推上风口浪尖。其一是龙美术馆西岸馆,由亿万富翁刘益谦和王薇夫妇创办;其二是由印尼华裔商人余德耀创办的余德耀美术馆。

两家美术馆的创建者都拥有数量堪称庞大的私人收藏品。两者都位于“西岸文化走廊”,这片滨江老工业船厂区域在政府规划之下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重地:迄今为止,这里已经举办过一次建筑双年展和一次音乐节。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也宣布,将投入24亿美元在这里兴建一座娱乐城,计划于2017年建成开幕。

这些大手笔的动作,都离不开“文化”二字,而与拍卖价格直接挂钩的,则必然是“艺术”。于是好大喜功的在位者、豪气冲天的藏家纷纷慷慨解囊盖房子搞艺术。最新政府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每年新建的美术馆多达100家。2001年,全国美术馆的总数不到2500家,而十年之后这个数字超过3500家——其中,单单2011年一年就有390家美术馆新开。

“我有很多朋友赚了一点钱,退休之后都想开咖啡厅、餐馆。其实这些的失败几率是最大的,你看外面很多商铺都是开了关、关了开。”余德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美术馆运动很可能正在发生类似的情况。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做一家美术馆是多么艰难的事情。”

于是,许许多多美术馆以声势浩大的开馆展览宣告其闪亮登场,可往往不久之后,就如同漏水的泳池一样空空如也。这些创立者如此擅长于开一家新的美术馆,但是如何运营下去才是真正困难的事情。如何使藏品组织有序,如果培训策展团队,如何策划有意义的战略项目——他们在这些任务面前纷纷显露怯意。

去年底开幕的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自开幕展“歧异花园”之后,尚无展览计划。鄂尔多斯美术馆亦是数年没有展览更新。既然十几年前,美术馆热潮就已开始,怎样才能避免成为一个个外表华丽、内在虚无的空盒子?美术馆对公众的影响有多大,对整个艺术生态的意义又体现了多少?

烧钱的美术馆

十年前如果来上海,还只有两所艺术机构可供选择:其一是主攻文物展览的上海博物馆,其二是不远处的上海美术馆,原址空间狭小,不定期会有中小型的现代或当代艺术展。而今天,来上海的游客至少有十家当代艺术机构可以参观,而当中大多数都源自民营资本甚至私人资本。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于2012年,是国内唯一一家官方建造的当代艺术机构。它效仿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模式,利用黄浦江边废弃发电厂改建而成。单改建工程就投入巨资,这笔费用全部由政府提供。

官方背景的美术馆与私人美术馆最大的区别首先体现在财力上,其次体现在肩负的任务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副馆长李旭对记者说:“作为中国政府主办的第一家当代艺术机构,我们需要对艺术史作出一定的梳理和表态。同时又担负了中国和国际的交流与推广,还有对本土艺术的支持。”后者将在今年年底举办的上海双年展上的青年策展人项目中有所体现。

来自政府的官方支持以直接拨款或有形资产税收减免的方式提供给大小美术馆,但是主要的难题依旧存在。“中国所有美术馆都只进入了硬件时代,而没有达到软件时代。”李旭表示,中国整体艺术环境的发展十分欠缺。比如最重要的博物馆法、艺术赞助法没有制定;税收结构不够完善,导致人们捐赠给非营利组织的税收和用于其他用途的完全没有区别——于是创始人虽然有钱把建筑实体造好,等到实际运营时却捉襟见肘。

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才不到两年,每年仅仅在日常耗电这一项上就有上千万元人民币。与之相比,人才投入却相对偏少。目前馆内有36名全职员工,这相比于第一年30万观众流量来说显得颇为紧张。“大家都是先修房子,再招人,再考虑藏品。”他说。和官办美术馆相比,私人美术馆刚好相反。不管是王薇还是余德耀,都是从对艺术品的兴趣开始,先有藏品再想到开美术馆。可是两家共同的一点,是对专业团队的投入远远不够。“硬件舍得花钱,软件就不肯花钱。”李旭说。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