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集体之眼”国际研讨会于央美美术馆举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6-05 14:15:07 | 文章来源: cafa.com.cn

 

2014年5月30号上午10点,为期三天的“‘集体之眼’——文化差异背景下的集体主观性及其美学”国际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启动。第一天的议程主要围绕“集体实践的差异”这一议题展开。 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德国文化中心主任安德斯(Peter Anders)和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主任周子牧(Anthony Chaumuzeau)首先致开场辞。安德斯表示,本次活动得到了德国文化基金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支持,围绕“集体”问题展开讨论,试图探讨集体性组织在公共空间的不同表达,并对大家将探讨集体组织活动如何影响社会秩序,个体如何在集体中发挥潜质等问题的探讨表示很期待。周子牧在开场中说,探讨集体性将有助于更好地描述中国当代的历史。他还谈到随着现在互联网融入生活,社会认知感不断发生变化,对集体性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

德国作家、艺术评论家及策展人海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多米尼克·吕西安·加拉奥(Dominique Lucien Garaudel)介绍了“集体之眼”项目。 2012年10月,“集体之眼”项目在蒙特维多成立,作为尝试联合不同国家的学术界人士进行国际合作的项目组织,“集体之眼”在三年前就开始推动不同国家地区的艺术小组与理论家之间的相互对话,有意将研讨重点转向集体中的文化差异。此次研讨会邀请包括艺术小组、批评家、哲学家、艺术史学,其本身是开放的。在不同领域的学者、艺术家的交流中,会出现不同形式的组合进行共同探讨,使其成为更具即时性的理论与实践共通的研讨会。选择在中国举办此研讨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下,“集体”这一概念在中国社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也为“集体之眼”项目组织计划于2015年在中国举办的艺术小组展览做学术准备。

随后,王璜生馆长以“小集体挑战大集体”为主题的演讲正式拉开此次研讨会的序幕。王馆长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现代艺术的自我组织,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无名画会”及“星星画会”,他们是最具争议而也是最具历史意义的画会集体,他们一种“小集体”的艺术方式和出场方式对文化史和社会史的“大集体”权力和意识提出了挑战。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过渡和转型期,“地下”和“国外”各自有相对不同的展览组织方式,如在北京的“艺术家村”、“公寓”、“使馆”、“野外”等成为了艺术家自我组织展览的场所,其突出特点是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自己的种种表达和实验,不用太多考虑来自社会、公众、官方等因素,而另一方面,理论家批评家密切关注,通过这些艺术活动,找到了艺术表现的新东西和艺术理论表达的新切入口。近年来,一些存在于传统的艺术体制之外的艺术组织和团体,他们积极、有效地对艺术的创造与活动进行建设和反思,力图呈现艺术的多元化及其灵活的自主性。如2005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自我组织”项目,试图呈现出一条线索,既中国当下的独立艺术组织是怎样进行自己的艺术实践,并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最后王馆长总结到,以集合、集体形式出现的艺术小组,在各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都自觉地扮演着一种角色,对抗和挑战集体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以及集体性的权力架构,他们希望以这样的“小集体”的力量和方式来抗拒和挑战“大集体”。而恰恰在一种新的“集体”的共构关系中,“小集体”摆脱了孤军奋战的困境,而获得了集体社会和集体意识下的艺术史中存在的可能及价值的体现。

接着,当代艺术评论家及著名策展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女士的发言主题为“从集体主义社会及社会存在的观点论中国历史上的集体性”。凯伦·史密斯首先讲述了中国80年代以来的多个艺术团体、艺术活动和代表性艺术家,如以厦门达达、新刻度艺术小组、北京艺术东村、汪建伟和艾未未等,对中国的集体艺术发展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探讨了中国艺术团体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中国的艺术和艺术家如何处在边缘化,开始自我认知,并以自我组织代替群体的方式和过程。

上半场的活动最后由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和弗雷德里克·朗博(Frederic Rambeau)展开的对话来结束,他们的对话主题为:萨特(Sartre)与德勒兹( Deleuze)对美学实践的反思及其影响。此环节采用因茨-诺贝尔特·约克斯进行提问,弗雷德里克•朗博回答的方式,在发言中他们讨论了德勒兹与加塔利作品中的集体主观性及政治主观化。弗雷德里克•朗博认为集体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要满足在社会存在所需要的欲望等,另一方面,还要保留集体的革命性。

下半场主要是座谈和辩论,主要围绕探讨促成集体形成的动机、集体议题与个人利益的对立、集体实践过程的本质等问题展开谈论。出席的嘉宾有艺术家田益宾、孙原、彭禹、批评家凯伦·史密斯,以及艺术小组、团体和艺术机构,如来自俄罗斯的AES+F、来自米兰的伊索拉艺术中心、前家作坊艺术团体代表曲一箴。 在座谈开始前,法国艺术家阿莱恩·斯奈尔(Alain Snyers)进行了题为“共同工作,共同相处——共同行为”的发言,阿莱恩以自己的经历为主线,介绍了法国的一些艺术团体及其状况,并认为团体让艺术家能够共同工作,借由团体的力量能更好的实现物质、战略和政治目的。继而各个艺术小组、团体和艺术机构也简单介绍了各自的组织结构,同时分享了他们与社会团体等进行艺术合作的经验。

中国艺术家田益宾播放并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一件影像作品《在纽约、在别处,他在行动》。接着孙原与彭禹夫妻就“什么是集体(艺术小组),为什么、艺术团体的活动方式应该是怎样的”等问题展开讨论。在他们夫妻看来,艺术家是极端的个体,由于某些利益进行结合,终将面临解散的结局。 最后,“集体之眼”国际论坛第一天议程在观众的提问和与现场嘉宾的解答中落下帷幕。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