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六位画家近作联展“与绘画有关”于OCAT揭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3-25 15:58:0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2014年3月22日下午,当代艺术中心OCAT西安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与绘画有关”群展。 籍由在艺术媒介更加多元化的今天,探讨“绘画是否真的已经过时,当代画家的创作是否只是在不断重复历史”的话题,本展邀请了六位风格迥异以绘画为主要创作形式的艺术家贾蔼力、王音、段建宇、赵刚、李姝睿、邱瑞祥,来试图探索绘画在当今作为一种重要艺术表达媒介所存在的潜在可能与蓬勃生命力。

与OCAT深圳馆关注国际艺术与交流的重点不同,2013年底正式开馆的西安OCT当代艺术中心(简称OCAT西安馆)致力于以国际化的水准来呈现并推介中国当代艺术,同时支持多样化的、立足西安的文化交流项目。“与绘画有关”是由馆长凯伦·史密斯女士(Ms. Karen Smith)在本馆策划的第二个展览项目,从2013年底的“书与法·二”到2014年春的“与绘画有关”,她希望以贴近本土观众的线索和叙事将更多的当代艺术带入这座有着悠久艺术历史但对于当代艺术实践关注略显薄弱的文化名城。

在今天,绘画是什么?自从一百七十多年前一位画家因摄影的发明而第一次宣布“绘画已死”以来,绘画已经被多次宣告“死亡”。1839年,法国艺术家 保罗·德拉罗什看到银版照相并意识到摄影对他的绘画事业意味着什么之后,成为第一位宣布绘画“死亡”的人。一个人看着照相机就断定绘画再无前途,而一百七十年后的今天,绘画仍在。不仅如此,绘画还仍然流行,仍被大众所需要。

如今的绘画有太多“伪装”。它可以是照相写实的,也可以是极简几何的。它还可以是超现实的、梦幻的、抽象的、静止的、狂乱的、有所控制的、滴画式的、旋转而成的、喷溅出来的、洗出来的、浮雕式的、厚涂的、精准的、松弛的、表现的。然而一幅画却不能被其中的任何一个词汇概括:它是元素组合的结果 ——艺术家试图表现的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组合在一起的结果。这个世界构成一种现实,只属于艺术家自己。

六位艺术家的作品配以各自的采访视频分布在艺术中心共三层六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之中,每一位都以个人化的语言和风格作画,并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叙事、个人经历和更广阔的世界观。谈到“关于绘画”,每位艺术家有着不同的诠释:赵刚带来了超大尺幅的抽象作品,以“狂欢”的色彩和氛围表达了他认为“绘画是很本质的,很原始的”见解;段建宇在作品中嵌入了她对于现实,对于艺术和对于绘画本身深刻的思考,正如她自己曾认为“画好看的东西是一种休息和堕落?”看似乡野的意象却有着现实性的象征和讽刺;王音在谈到自己的绘画时也坦言曾深受苏派油画的影响,尽管油画对于他来说是外来语,但他尤为重视建立绘画与他的感受形式之间没有隔膜感的体验,在细腻真诚的笔触中,他延续着对于绘画形式更多的探索;西安画家邱瑞祥内敛而执着,在谈到绘画时,他真诚地表示“绘画仍然很重要,至少在我的生活里……绘画是最接近我内心的方式”,在极具张力的画面中,庄重肃穆的人物透出厚重的历史感又发人深醒,在浮躁的当下,如何坚持绘画?绘画又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精神力量?;贾霭力为本展带来了多件作品和相关文献,占据了艺术中心地下一层,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于当下政治和科技的关注,强调着个人的精神和独立的意志,正如他所言“绘画是一种探索,是不应陷入美术史困境中,精神上的超越”;李姝睿用“光和空间”呈现了她的《被邀请的观看》,打破绘画的局限,她在二层展厅四面墙壁和玻璃门上创作,打开人的敏感度,邀请观众直面绘画的作用力。他们的绘画无一例外地表达着一系列情感,无论是严肃的、纷乱的、飘渺的,还是幽默的,并别具风格地挖掘了油画材料本身的特质。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只要世界上有新的人生境遇和社会体验,就有艺术家可以在画布上铺陈的主题。这一点也在这六位艺术家的绘画实践中有最好的体现。展览将持续到7月21日结束,伴随展览OCAT西安馆将策划一系列“与绘画有关” 的对话项目面对观众陆续展开,题目包括:《“绘画与叙事/故事”:绘画作为内容呈现》、《“绘画与个体世界观”:绘画作为个人表达》、《“绘画及其历史”:绘画与绘画之间》、《“绘画及其材料”:绘画作为内在情感与空间体验的场域》。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