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解读大艺博"垄断"大学生艺术市场背后"野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1-06 13:50:59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2013年12月20日,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大艺博”)在南丰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时至今日,距离大艺博的完美落幕已经有些时间,在这个锦上添花的节点,在等待大艺博今年的交出的这张成绩单的同时,客观盘点大艺博的硕果之后,不禁想问的是,其实针对“艺术博览会”的形式和品质,业内对于广东地区的艺术博览会的评价一直都示以“默不作声”的姿态,更有甚者置以否定之声。在这种如履薄冰的趋势之上,大艺博却仍然选择在广州举办,且坚持办了两年,并从一开始就打出旗号“面向全国”,这样的信心是从哪来的?客观来讲,首届大艺博最终60%的成交率应该说给了业界一个相对肯定的回应,而记者获悉,今届大艺博的成交率目前也一直在更新上涨中,这个局面目前来讲对于业内是个很好的声音。但是,作为一个培养新生力量的活动平台,将触角直接伸及院校挖掘优质艺术种子的机制也是比比皆是,如青年100、新星星艺术节、今日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等等,然而大艺博却选择以一种“博览会”的性质整合全国的大学生资源,并且跳过画廊机制,直接操刀艺术品交易。不论是从模式还是机制,选择以博览会形式切入市场始终是一个叫人不解的举措。尤其大艺博是从属华艺文化集团的旗下一支,整个集团从拍卖到画廊,对整个市场的运作是相当有经验并且成熟的,这样一个具有眼光和经验度的文化企业,将大学艺术生这样一个“初级市场”以博览会形式进行消费,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种考虑的基础是什么?定位又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在第二届大艺博完美收官之后专访了大艺博的负责人,华艺文化总裁李峰先生,请他为我们解读大艺博“垄断”大学生艺术市场背后的“野心”。

大艺博的目标是培养“中产户”消费市场

记者:李总您好!今年的大艺博已经完满落幕了,成交额目前尚在更新且一直在突破,对于这份答卷,您自己满意么?

李峰:从今年大艺博的整体情况来讲,我个人还是比较客观的,既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部分。满意的是,今年活动的作品质量明显比去年要好,关注度也比去年上涨,观展人数和新的购买资金也明显上升,最后反馈的结果也多了很多肯定的声音。尤其是省外专程来考察的团队的,在现场考察之后发出邀请希望大艺博明年可以去到南京等其它城市去举办,而省内政要机构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希望将大艺博的部分作品做后续的展览项目等等,这是省内外的眼光对于大艺博的肯定。而你刚刚说到成交额,是的,这个成交额目前还一直都在更新中,不停有买家在博览会之后联系我们进行购买。这在去年是没有的,所以对于大艺博来说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是真正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相对去年大幅增长,这一点才是最值得高兴的。毕竟大艺博是个有明确针对意象的艺术活动,目标群体的增长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好的消息。

记者:您刚刚说到一个针对意象的“目标群体”。事实上业内一直很疑惑的是,作为华艺集团这样一个具有艺术眼光和市场经验的集团,在广州这个“艺术博览会”机制如履薄冰的环境下,将大学艺术生这个初识群体整合以‘艺博会’形式进行推广和销售的目的是什么,信心来自哪里?而艺术博览会其实对应的是艺术消费,那么大艺博一开始针对的群体是什么?如何获知这个市场的存在?

李峰: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艺术博览会是一个博览众观的性质,这个游戏的意义在于大家都可以参与,而不只是一小块人的奶酪。在这个基础上,艺博会的目的就是艺术消费,而大艺博的目标就是让大学艺术生的作品实现直接的艺术消费。在国内艺术市场的行为当中,按照结果来看,收藏可能是最高级别的。只有达到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才能进入收藏这个级别。下面一个级别是投资,这个情况比较多元化一些——投资的作品不一定是学术价值高的,可能是流通性高的,或者是好卖且回报率高的作品。这是目前国内最直观的两个市场。那么在这两个市场中间是否有可能存在另外一个市场,一个在收藏与投资之间的艺术消费市场——一二线城市,“中产户”家庭的艺术消费的市场。这也是大艺博成立之初在思考且这两届以来一直在探索的。也就是说,大艺博的目标群体对准的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户”——包括白领、中产职工、私人业主、小型商户等等这样有一定的艺术消费能力、艺术消费需求、艺术消费渴望和相对的艺术审美高度的“中产户”,当然更多希望是中产户家庭。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生活普遍有所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审美水平,精神需求也在相应的提高,而这种环境条件下的中产户家庭,他们对艺术审美有一定的要求,不需要非常高价值的学术内质,可是又有相对的审美能力,且不满足于“文德路”那样的作品层次,于是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这批有学养沉淀的艺术学生的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价格不算高,又有一定的学术内质,可以满足这一群体的购买需求。

对于这样一个市场的信心,坦白的说在第一届大艺博举办之前,这是我们非常担忧且忐忑的问题,担忧的是这个“市场”只是我们臆想出来的市场,它并不存在,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如果是这样,“中产户”消费市场便是海市蜃楼,而大艺博也必将因为意义的缺失而流亡。但是第一届大艺博的成功举办,60%的成交率给了我们信心,让我们知道这个市场并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只是还是襁褓之中,需要去培养。今年的成交状况,无疑是让我们对这个市场更加有信心和把握的。通过这个市场,将艺术的普及面铺得更广,真正让艺术走进生活,是大艺博最终的目标。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