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博伊斯
不像艺术的艺术
不为艺术而艺术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年5月12日-1986年1月23日)是著名的德国行为艺术家,信奉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观点,是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一个前卫艺术家,博伊斯的创作活动多种多样,他的作品早已越出了绘画雕塑的方式,主要以装置和行为作为创作主体,而“行为”则是他特别的创作方式。代表作有《如何向死兔子讲解图画》《油脂椅子》等。
对于博伊斯的评价,艺术界、非艺术界众说纷纭。但是几乎没有人怀疑,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无论他的作品是否合你口味。博伊斯最经典的那句口号“人人都是艺术家”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很大,但是这句话不仅表示只要有创造力都能创造艺术,它也是对博伊斯不为艺术而艺术的另一种诠释。
油脂椅的审美创新
作为博伊斯的雕塑作品代表,他在1964年创作的《油脂椅子》颠覆了人们对雕塑的定型化思考。作品用动物油脂堆积起来,将它们倚靠在一张普通的木椅上。这样一个简单的组合却极有博伊斯特色,他偏爱于一些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媒介,诸如油脂、蜂蜜、动物躯体等材料,将他对生活的隐喻暗刻其中。比如这里的油脂,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油脂会产生变化,这“象征着死亡与再生,以及怜悯的可能”。另一方面,油脂虽无活力,但可以转换成无穷的能量。而椅子在这里则是躯体或人的隐喻。
这件作品给人的感觉既不是很美,也不会有太过激的反感,作品简单的形式显得它很平凡,甚至像是随手摆放而成一样。实际上,博伊斯正是以这样的态度试图建立起一种人智学意义上的形式艺术。椅子是一个单一的概念,一般人很难对其作出联想,在这方面它意味着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或是固定单一的思维模式;结合“油脂”给人的印象,你很容易能将其联想到很多有关生命、变化之类的概念,因为油脂随着热度变化会产生无限的可能性,正如生命的不可测和心灵的可塑性。在上世纪60年代,《油脂椅子》以这种简单,反映了二战后人性的复杂性,让观众产生了“静物联想”的审美新体验。
7000棵橡树的启示
人人都是艺术家,就是要激发出人潜在的创造力,并将其转化为艺术品。这种可能性存在于一切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挪用、装饰、变形等形式,生活物件都能成为可用的艺术媒介。博伊斯的行为艺术大多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扩展的艺术观”。
博伊斯的“社会雕塑”不同于现成品艺术。现成品把有形的材料进行组合,在“反艺术”、反精英、反精致的前提下,以随意、直接的方式,表达创作者的理念。虽然“反艺术”,但终究离不开对博物馆的依附性。社会雕塑则不然,它的重点不在于物件的形式,而在观念本身的创发与形塑。
在博伊斯创作后期,他把社会雕塑理念进一步运用在他的行为艺术上。1981年6月,博伊斯在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开幕式上,种下了《7000棵橡树》计划的第一棵树。博伊斯的规划是,寻求卡塞尔市政府和市民的支持,准备在市内街道旁栽种总数达七千棵的橡树,并在每两棵橡树间置放一个玄武岩块。当七千块玄武岩像似一座小山堆放在美馆前时,这项深具创意的活动不仅立即名传遐迩,而且还获得国际社会的响应和支持。
作为行为艺术作品,这件作品的生命力无可比拟,在号召市民参与的同时,又能长期地暗示着什么。但是,也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一场有些理想主义的环保活动罢了,这不是艺术该有的样态。那么问题来了,艺术家是社会性的,他们应该帮助社会思考什么呢?博伊斯长期在作品中思考着人类对自身环境的态度,他在晚期会以这种形式再创作,无疑是跨出了艺术形式的框架,以一种日常的状态打破了行为艺术的僵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