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大时小时:CAFA美术馆项目空间第8回举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10 14:24:08 | 文章来源: cafa.com.cn

 

2013年9月7日下午一点半,“大时小时”展览开幕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半项目空间举行。本次展览由青年策展人许彤策划,甄选了一批来自各地的八零后新锐艺术家,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就人类对于时间的体验、新一代艺术家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面对西方与传统,全球与地方的关系之间进行思考与实践的尝试。

展览的立意基于策展人许彤与艺术家孙秋晨的一次网络艺术活动《白昼计划》,在活动中,由网络招募的众多志愿者以北京时间为基准,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时区之间,按照时差换算进行接力拍摄。地点跨越北京及中国各地,经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又返回亚洲、大洋洲。由于时差的计算与24小时的接力拍摄,这一活动以直观的影像形式,构成了全球同时处于白昼的视觉奇观,完成了世界各地24小时不见黑夜的“白昼计划”。

本次“大时小时”展以这一计划为缘起,邀请了更多年轻的艺术家,就时间与艺术的问题展开各自的探讨,展现出八零后的年轻人对于艺术、时间、乃至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背景的新认识与新体验。

其中孙秋晨的《理念一天》,从“白昼计划”中挑选出一批蓝天的摄影,拼贴成一个色环,并有动态的云在这些不同地区的天空中流动。基于“白昼计划”的理念,艺术家展开了他对于网络时代的思考,即,如果以网络的手段,可以实现全球24小时的白昼,那么如《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所指涉的,世界各地不同人种间的隔阂,会否在今天正发生着不被察觉的变化?

王希的装置作品《9h38m45s》以时间为线索,探索的则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艺术家这件作品的地毯曾在英国展出,而9小时38分45秒正是英国展览的时间长度,而今作品的空间被置换,这一时间的度量却仍然延续。也就是说,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不自觉间已为作品本身延长了寿命,而这种观众赋予物品以艺术特性的行为,或可与同时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的博伊斯的展览,“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相呼应。

赵邦的作品《格律》试图打破特定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界线。在这里吸引艺术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格律,在这一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空间之中,人与世间万物、人与时间空间的关系皆被重新定义,这种严格的对仗与工整的关系,是人为的框定与想象,却也赋予了艺术作品以完整性与稳定性;艺术家在对“格律”的视觉展示中,添加了象征真实时间流逝的闹钟,昭示了特定空间与现实的背反,也暗示出了流过闹钟之时间的虚拟性与人为痕迹。

张小迪的作品《逝者如斯夫》以三频影像的手段,在同一时间分别拍摄了武汉长江大桥与南京长江大桥的景观,这些影像以长江为纽带相互串联为一体。作为湖北人,艺术家本人似乎对长江与桥有着个人独特的理解。在他看来,影像中两座闻名的桥梁建筑连接了长江,而长江,作为同样具有运输功能的自然景观,则以另一种桥的形态,连接了这两座大桥,连接了中国各地不同的地区,同时也连接了古典浪漫诗词中,分别居于长江首尾的思念情绪。影像的播放,从来都与时间的流逝有关,而影像中长江本身的流逝,则在艺术家本人对于时间与空间关系的思考中,增添了自我感怀的意味。

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到年轻艺术家们对于时间这一终极问题的思考与理解,而在策展人许彤看来,中国自经历了五四运动、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潮流,需要面对的,仍是全球化背景下,本土传统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再度定位。作为西方规则体系的“小时”单位,与中国传统已被遗忘的“大时”文化,共同构成了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而对年轻人而言,他们在艺术实践中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个人经验的流露,与主观化特征的建立,这种主观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即是对既定规则的逾越,而这种逾越所显示的自由与个性化的自我,恰恰可以从中国迥异于西方理性的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与脉络。

“中央美术学院项目空间”旨在以项目制的方式培育优秀青年策展人,为青年策展人搭建一个学术和展示平台,推动、扶持、鼓励具有国际视野的策展实践。这一项目从2013年开始,将继续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并由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从全国范围内征集优秀青年策展人策展方案,并对其进行审核、选拔,入选方案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项目空间”举办展览,每年举办六次。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