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映球版画艺术展开幕式暨捐赠仪式现场
今年是版画家罗映球先生的百年诞辰,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中国美术馆的3、5、7号展厅里展出了罗映球先生生前的版画作品。8月5日下午,“铁笔如椽——罗映球版画艺术展开幕式暨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美术馆方厅内举行。美术界众多学者、专家亲临现场,共同缅怀这位版画老前辈为20世纪中国美术所作出的成就。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政府共同主办。
展览系统梳理了版画家罗映球先生从艺70余年来的艺术成就,通过集中展示罗老生前200余件版画作品的研究其在20世纪中国美术中所作出的贡献。据获悉,该展览在8月4日的预展期间已经吸引了很多观众,收到了众多好评。此次展出的200余件版画作品囊括了罗老自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以来的木刻佳作,是对其70年刀版岁月的精简与概括。与版画作品一同展出的还有罗映球先生的部分木刻原版、生前使用过的木刻工具以及创作手稿等实物和文献资料,展厅内还放映有罗老生前的创作影像,使观众在全面欣赏罗老艺术成就的同时感受这位老版画家在艺术道路中的孜孜以求。
罗映球先生是广东兴宁籍的老一辈版画家,是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的代表人之一。罗老一生笔耕不辍,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版画艺术。30年代时,受到同乡罗清桢、张慧等版画家的影响,罗老开始挥刀向木,投入新兴木刻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以版画为宣传利器,在刀版中凝练了跌宕起伏的战争岁月,是广东地区新兴木刻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然而,与其他参与新兴木刻运动的版画家相比,罗老却有着一些独特之处,他没有经受过学院教学,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他通过自学成才走上了艺术的道路。罗老的版画作品在当时不属于主流范畴,在新兴木刻运动的大环境里,他既不属于国统区木刻群体,也不属于解放区木刻群体,而是一直在中学从事美术教育,这也构成了新兴木刻时代中的典型个案。
罗映球的艺术先后经历过几个阶段,五六十年代起,罗映球立足家乡的人文风景,创作出一批反映客家生活的作品,他以极大热忱记录下乡村生活的一事一景,作品总是充满着阳光和对生活的希望。浓郁的时代气息使作品再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和波澜壮阔的变革浪潮。而这也是他个人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改革开放后,罗映球先生在创作上进入了又一盛期,这时期,罗映球先生在立足家乡的同时,拓宽了艺术视野。他在“版画山水”题材中探索新的语言,将中国画中的“细密画”因素融入版画创作中,同时结合套色水印木刻的技巧,创作出了《嘉应风光》《百牛图》等长卷版画,而这两幅长卷版画也在此次展览中与观众见面。
罗映球先生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一生在艺术花园中默默耕耘。尽管成就斐然,然而但由于各种原因,长久以来都没有被艺术界所关注。在罗映球先生百年诞辰之际,他的亲属将家中所藏的180幅版画作品和23件木刻原版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这些捐赠作品完整地反映了罗映球先生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其中不仅有罗老早年创作的《精心操作》、《科学至上》等孤版版画,也有他后期用“遁刻法”所作《待运》、《春风吹绿客家村》等作品,还有一些珍贵的绝版套色作品。值得我们敬佩的是,其中一些捐赠作品是家属为了使罗映球先生的作品形成系列,从市场上购买回来的。这些捐赠丰富了中国美术馆馆藏版画作品序列,为美术界研究罗老的人生艺履提供了宝贵的记录。罗老的作品作为广东地区新兴木刻运动以来版画艺术发展的重要记录,将进一步诠释出20世纪中国版画发展历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正是因为有罗映球先生这样不断探索的艺术家,才构成了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贡献,从罗映球先生1936年发表第一幅木刻作品起,直到他93岁去世,罗映球先生都在坚持创作。他毕生耕耘在版画领域,是创作生涯最长的老艺术家之一。他特别热爱家乡,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家乡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题的版画。在套色木刻的传承与创新上走出了新的道路,呈现出活泼清新、充满诗意的套色木刻风格。为新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中国美术馆举办“铁笔如椽——罗映球版画艺术展”,回顾罗映球先生的刀版人生,彰显艺术家真诚的艺术世界。随着对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的视野不断深入,一些原本研究不够、认识不足的美术家踪迹得到学术的重视,让人看到他们在平凡的人生中创造的不平凡业绩,也看到他们的艺术与中国美术现代进程的关系,由此不断丰富对20世纪中国美术整体状况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