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的方式做艺术用艺术的方式做文学
依托多样化的空间,陈侗做了许多跨领域的尝试,文学与艺术的交叉模式成为他探索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法国“新小说”在中国最积极的译介者,陈侗举办了多次关于罗伯格里耶与图森的活动,新小说强调画面,罗伯格里耶原本就身兼作家和电影导演,因此把文字视觉化成为活动的重要手段。陈侗协助图森拍摄影片《逃跑》,还将图森的书稿拍成摄影作品,按照画展的方式展出;而机构外墙上的霓虹灯作品也并非时髦,而是出于图森的字词与光之间关系的考虑。陈侗出版的书常常以作家手稿作为封面,亦可谓一种尝试。
作为画家,陈侗却拒绝纯视觉的展览而赋予作品更多可读性。他为邓猗夫的画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叫《邓猗夫为周正龙辩护》,用一种语言学的方式把观众带入对画的理解中。展览展出了两件作品,一个是邓猗夫的画,一个是他的文章,他在邓猗夫之外又建立了一个作品。
陈侗说,他这种将文学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的做法也许只能放在广州,因为广州目前还没什么当代艺术的市场,而文学与艺术的互文为广州艺术生态带来了不同的气候。在陈侗眼中,段建宇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她从2001年开始在绘画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创作,她的许多画本身也具有文学性,比如《美与美术馆No.2》颇具《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意境。”此外,陈侗将博尔赫斯艺术机构称为“Cantonbon”,机构实践的在地性为激活广东当地文化做出了贡献。
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尽管陈侗目前的实践大多局限在文学与艺术领域,但在他所构建的三角体系中,哲学才是真正的中心,文学、艺术与历史分占三角。陈侗对早报记者说,“这里的哲学并非单纯学科意义上的,而是更形而上的。我们对哲学很向往,但还没有涉及。我们早就出版了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什么是哲学》,却并未能进行阐释,当我们能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或许会更深刻。”
在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的路上,博尔赫斯的“一个人留下的是他的形象”、罗伯格里耶的“真正的文学只为少数人开放”和午夜出版社的“不服从”成为陈侗他们的精神参照,“后者,在上世纪40年代抵抗运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整个现代文学运动中扮演的孤独者角色,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汇总了我们对当代的所有认识,从哲学观念直到文学技巧。”陈侗所提及的午夜出版社被视为法国“新小说”的根据地,锋芒清晰,拥有贝克特、杜拉斯等作家,而陈侗的目标也是建立一个类似的拥有独到眼光、由生产到发行独立的良性网络。
陈侗信奉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的“佛教经济学”:劳动的三重功能是:一、使人获得利用和发展才能的机会,二、使人通过与其他人共同参加一项任务克服自私自利,三、生产恰当生存所必需的商品与劳务。在他看来,这便是他的文人实践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