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财富的“公共化”
私人美术馆的大量出现并不鲜见,而业内人士认为,龙美术馆的建成,比较耐人琢磨之处在于,它预示着中国第一批很有实力的介入收藏领域的艺术品拥有者们,现在已经到了开始集体思考“收藏公共化”的阶段。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说,“像这样的私人美术馆的建立,使原本属于个人的财富,又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不仅反映了国内私人收藏家的力量,而且也为国内私人收藏树立了公共化的榜样,同时私人藏家也开始向公共领域成功转变,这对私人收藏、对社会来说都有很好的意义。这就是建立美术馆的意义——真实地回归。”
谈到建立美术馆的初衷,即将在2013年中期开幕的上海昊美术馆创始人郑好就把这种举措形容为“水到渠成的自然行为”:“事实上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藏家都是十几年前开始收藏,收藏的东西多了以后,他有这种愿望,也有这种实力,这想法就自然会成形。”
当年马未都在北京建立了国内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也正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收藏文物的人极少,用很便宜的价钱就能“淘”到好东西,这也给了马未都最好的机会,让他低价买到了不少珍贵的藏品。收藏的东西多了,很自然地,他开始渐渐产生一个愿望,就是能不能自己开个用来展览的博物馆?他递交了申请,最终让观复博物馆在1996年获批,成为首批营运的私人博物馆。
令马未都至今都颇为自负的是,他自认观复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盈亏平衡的博物馆,而且没有花国家一分钱。“2008年,也就是开业后的第11年,我们第一次实现了盈亏平衡,这让我感到博物馆可以一直这样做下去,即便我不在了,把它交给社会,它仍然能生存。”
马未都这些年经营观复博物馆的历程,也等同于中国最早一批私人博物馆发展的缩影。他称观复博物馆建立到现在,“基本上是5年一个阶段”。最早的一个阶段是90年代的那5年,当时的背景是国内没有私人博物馆,人们普遍的常识是办博物馆是国家的事,个人去“掺和”有什么意义?“这5年是我的摸索期,当时经营博物馆,我其实算是在‘玩票’,没想好怎么继续下去,更没想到博物馆会越做越大。”第二个5年中,博物馆的经营逐渐步入正轨。这时,马未都看明白自己不是在经营一家私人博物馆,而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本该被重视、现在却被忽视的文化。这种感觉让他觉得沉重,不再像原来那样自由了,玩票的心态也没有了。目前是“观复”的第三个5年,影响力与日俱增,事业也在扩张。观复博物馆杭州分馆、厦门分馆都已经开张。
从1996年建立到现在,“观复”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终于找到了一条路,再到知道以后该干什么了。而在马未都眼里,中国的私人博物馆大致也都是这样一个历程。
马未都在想方设法经营博物馆的同时,始终没有想过卖藏品。“因为我认为,一旦靠经营藏品为生,那博物馆就不纯粹了。”他在游历了欧洲众多著名博物馆时发现,这些国外著名的博物馆,每年大约有2%左右的藏品被淘汰,淘汰的目的只是为了腾出空地,以便引入更有价值的藏品,同时能有更多精力收藏最好的珍品。“我想,以后也建立这样的制度,不靠人,而是靠制度每年淘汰出售一点儿藏品,大约也是可行的,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