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朋友问我对自己的作品该如何定位,如何看?我回答,充其量“萝卜白菜”也!她(他)们开始感觉有些吃惊。大概这样比喻自己画作的不太多吧!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肚里几粒米,自己能吃几两饭,自己应该最清楚。菜有普通的萝卜白菜,有超市的莲藕菜花,有高档的珍禽海鲜等等。餐也有粗茶淡饭,美味佳肴,山珍海味之说。
画家、艺术家也是这样,对自己的艺术学养,对自己的作品应该最清楚。自己对自己也要有个正确的定位。“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才能知道和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不断得到进步和提高。不管什么艺术门类都是这样的。画家、艺术家千万不要迷失自我,被一些礼仪的夸奖和朋友的称赞冲昏了头脑,飘飘进入梦中,摸不着北了。过些天梦中醒来还是自己,把美好时光也白白浪费掉了。
中国画画家没有真实的情感熔铸,没有渊博的知识学养,就不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转眼人生六十年,尽管有不少的艺术同仁、朋友和同道艺友、青年学生、大家艺长等各界朋友支持和认同,但那是鼓励和鞭策。我深知自己德浅艺不精,半瓶水不到,才疏学浅。不夸张的说,京城书画界大家云集、教授多多、精英荟萃、名家辈出。那成千上万的普普通通的大众画家更是成堆成群。还有外地来京发展、学习或淘金的朋友。我自知没有好友艺术家杨玉琪、张桂枝、罗中皓先生的德高艺精,没有高维洲、许其爽、李成章先生的灵动豪迈,没有墨夫、丁飞、伍鸿斌先生的睿智聪慧,也没有张明堂、李福林、南岛先生的孜孜不倦和执着 …… ,但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好老师。我喜欢一切顺其自然,淡定坦诚,平和为人。生活上更喜爱粗茶淡饭,花鸟鱼虫,田园风光。
画家可以把握“妙造自然”,但有时并不以画家的意志为转移。“心中之竹不是手上之竹,手上之竹不是纸上之竹,纸上之竹不是心中原有之竹”所言正是如此。是艺术都不可能完美,书画艺术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谓画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废画三千,正是如此。
中国画涵养了儒、释、道各家的哲理。有儒家文质彬彬,大气凛然;有释家清净空寂,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有道家无为而为,自然浪漫的意识。修持非一般功夫能成就卓然。与大家和朋友们的佳作美味佳肴比,我的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萝卜白菜”,换个口味尚可,充充饥罢了。不是谦虚,自知之明也。我不管对谁,在什么场合都是这么说。对学生也是如此。因为咱着实离大家尚远,更谈不上精品力作、逸品尚品,感觉定位萝卜白菜挺好的。自己、别人都踏实。有人喜爱就好,人家不会因为你说“萝卜白菜”就小看你。
前几天应邀北京港澳中心和北京后海王府会馆、浙川会馆、弘文会馆等,与企业家董事长和艺术收藏家朋友们共酌聊天,我还是坚持我的“萝卜白菜”说,他们倒“各有所爱”各需所得,高兴满意。你要说自己的是山珍海味、佳作珍宝,人家嘴上多有奉承,心里不一定买账,倒不如实实在在的好。用他们的话说,萝卜白菜很多人喜爱。尤其是常吃山珍海味的人,萝卜白菜清素爽口,保健实惠,不假,还不会吃坏肚子。犹如小时候娘做的粗布新棉袄,实在暖和。“雅俗共赏”也!
玩收藏都是有钱人的游戏,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谁会拿上万、几十、百万的钱买字画,现在收藏家也理智了,大师的东西怕买假了,投资成本太高;对一些所谓大师、大家、“职业画家”和自视“了不得”的金贵大作,你说好他也说好,就是不买账;还是觉得这实实在在的画家和雅俗共赏的“萝卜白菜”,收藏起来踏实、可靠、有潜力。
《芦荡月夜》 由首都博物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