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香港回归以来,香港的民间文化倡议者一直带领着本土文化发展和文化政策的创新,最重要的突破都由民间起动,包括西九发展。
文化倡议改变文化政策
第一个突破是“空间”。1998年,位于北角油街的政府物料仓库以每方呎2.5港元的廉宜租金招租,文化团体纷纷进驻,连手举办展览和论坛,短短几个月就有了艺术村的雏型。一年多后,政府终止租约,经协商后政府安排油街租户搬到土瓜湾的牛只检疫站,是为今天的“牛棚艺术村”。2004年,政府关注艺术工作者对创作空间不足的强烈意见,建议活化工厦,在石峡尾设“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如果没有油街的开始,就不会有牛棚,也很难有今天的创艺中心。
第二个例子是“教育”。历年的教育改革未能扭转艺术教育边缘化的命运,民间补足了政策的空白。香港艺术中心率先开设香港艺术学院,而我与文化界友人则创办香港兆基创意书院,为首间“艺术高中”。
第三个例子就是西九。2003年下旬,政府属意地产主导西九发展,更就三个财团的西九规划方案作公众咨询。文化界愤怒,《西九民间评审联席》在一夜之间成立,十多名核心成员携手在短时间内做了大量跨界动员、统筹和政策撰写的工作,在牛棚艺术村和大学场地举办了五次大型论坛,并刊登广告和声明,发表西九文化区应成为香港“都会文化智库”的愿景。结果,西九在2006年初得以推倒重来(原因当然不只文化界反对);2008年,立法会通过条例草案,成立法定组织“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管理局获政府注资216亿港元全力策动西九建设。
由文化空间以至基建,都因为民间参与而有了新的可能性。可是,民间的弱点是缺乏持续资源,当事件告一段落,监察能量减弱,西九民间评审联席也“冬眠”了。与此同时,西九管理局开局不顺,举步为艰,首位发展总监上任一周后请辞,之后的行政总裁抵港履新不足四个月就逃回伦敦,至2011年下旬现任总裁连纳智上任后,军心才稳定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