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民间文化遗产散落在遍布中华大地的270多万个村落里。多年来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在2012年迎来自己70岁寿诞的同时选择了再次出发,踏上了古村落保护的新征程。近日,本报记者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针对古村落保护问题独家专访了冯骥才老先生。
一天消失的村落有80个到100个
羊城晚报:您说过“古村落的价值不比万里长城低”,古村落为什么这么重要?
冯骥才:第一,我们是从农耕文明来的,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实际上是在村落里,而不是在城市中;第二,我们的村落不只是数量多,还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板块,每个村落都有它独特的风土民情,有一种说法,叫做“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村落里面;第三,村落里面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民间的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文学、手艺,等等。就拿民间文学来说,我们中国民间文学家协会最近十年整理的民间文学,光整理好的就有九万字。我觉得我们村落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深不见底,浩无际涯。所以说,我觉得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是长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就是村落。
羊城晚报:古村落的生存现状如何?
冯骥才:现在古村落的现状简单概括就是正在迅速地消失,这是一个事实,我们有一个调查,十年前我们的村落有360万个,现在则是270万个,也就是十年里我们损失了90万个,保守一点地说,我们一天消失的村落有80个到100个,这不可想象。
羊城晚报:古村落消失的原因何在?
冯骥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规模的、快速的城镇化,农村的宅基地被开发,很多古村落在这一过程中直接遭到损毁。古村落保护要成为城镇化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城镇化的对立面,把古村落保护看成是城镇化对立面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表现。古村落的保护与城镇化应该成为一体,这才是一个文化大国的科学发展观。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中,很多的农村生活解体了,大量农村人到城里务工,形成“空巢”现象,很多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垮塌了,而很多在城市长久生活的人们已经不愿意回到农村了,故土的概念已经淡薄得多了。
羊城晚报:古村落保护存在哪些问题?
冯骥才:一方面是很多古村落来不及保护,正在大量地、迅速地消失;另一方面,我们缺少对古村落的系统的、详尽的调查,我们需要在对古村落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类,重要的、经典的、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古村落应该有序地保存下来,让它在未来发挥它的作用,但现在我们还缺少这方面的系统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羊城晚报:在如此紧迫的情况下,古村落保护有哪些工作需要做?
冯骥才:前几天国家建设部来我这里开会,我当时提出一个想法,要先做一个科学普查,确定下来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怎么确认它有哪些价值,然后由专家鉴定,鉴定完之后分类,最后由国家制定古村落名录。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现在已经确立了由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制订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程”。这项工程实际在4月份就开始工作了,只是没有对社会公布,当时就开始调查的时候,就严格按照专家制定的标准去进行调查,调查完后,我们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是将近12000个,确定完后前天在北京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里面包括建筑学的、文化学的、民俗学的、艺术学的、规划学的等各个方面的专家,由我担任主任。
这个会议还有几个重要的点:一是确认了几个重要的名词,今后我们不叫“古村落”,而叫“传统村落”,以便更好地明确这一概念,突出它的文化内涵,体现它的传承性;二是确定由四部局联合进行操作这样一个国家级的保护和发展工程;三是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国家要对农耕文明的巨大的遗产进行一个全面的盘点,这也是国家文化自觉的体现,也是这几年来知识界和群众文化自觉的体现。对我来讲,我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如何使我们的文化传承不中断,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个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