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书法家尤中会接受央视专访 畅谈他的书画人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9-14 13:53:00 | 文章来源: 网易

解说:颜体的端庄肃正给了尤中会的书法以很好的铺陈。在颜体基础上,尤中会又临欧阳询《九成宫》,之后,攻习『二王』诸帖,颜真卿《祭侄文稿》,《孙过庭书谱》,还有米芾、文征明的作品,转益多师,使他不但实现了正书向行书的演绎进化,也使他有了稳重与洒脱的‘技术’支撑。由于尤中会的字是锤炼出来的,结体险奇平正,但仍透出平和的视觉之美。尤中会字的洒脱在于线条老练,这使尤中会的字在张扬正大庄重的同时,产生了飘逸迭宕气势及气韵贯通之美,使字、行之间浑然一体,蔚然成气。尤中会书法的线条之美源于他的用笔,他特别强调用笔,他以为用笔是书家最不能小视而且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巧。中锋侧锋兼用互换,翻转抽杀,婉转自如,以拓展书意的最大空间,字便写得空灵大气。而用笔的灵敏准确,又在用指运腕,腕灵笔则活。只有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指与腕的运动才能对用笔产生灵妙的摆动和运行。

主持人:在学习传统的法书中,临摹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临帖和临碑有什么区别,我们又应该如何去临习碑帖?

尤中会:临摹是书法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习书入门的必走之道。古人有南贴北碑之说,帖的特点是灵秀飘逸,碑则苍茫厚重。临帖与临碑没有更多的区别,是相通的。我在实践中感到,写帖要自然放松,写碑要沉着稳健。从用笔上说,临帖多是中锋侧锋互换并用,临碑是沉锋卧锋的互融并用。临帖的规律是:临帖要选帖,选帖要读帖,读帖要析帖,析帖要背帖,背帖要写帖,写帖要入帖,入帖要出帖,出帖要创作。临碑与临帖道理相同。

主持人:书法之所以称为书法,就是因为它强调书写的法度,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个“法”?

尤中会:书法二字有两个含意,第一,书法二字已成为书法艺术的代名词。第二,书法之书是写,法即书写的方法、法则、法度。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成套的总结,如汉代蔡邕的《九势》、《九十六法》,晋代王羲之的《笔法十二意》,唐代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清代黄自元的《四十二法》,还有“永字八法”等等。具体说,用笔中的提、按、疾、涩、顿、挫、正、侧、翻、转等都是用笔的具体方法和法则。先贤就是依据这些法则,“以指画字衣皆穿”,刻苦临池,池水尽墨,从而成为书法大家的。

二、性情

解说:谈到书法艺术,尤中会认为,中国书法是一门性情艺术、古人作书是“情”“文”“书”同步而行,是犹如江河奔涌的复杂思绪,拔萃超群的文化学养,娴熟精到的运笔技巧的高度融合。没有情感驱动的书法作品,没有生命力,是不能打动人的。

主持人:古人云:『书为心画』、『书道妙在性情』,您也是位非常注重性情的书法家,那我们该如何理解书法中的“性情”,作品中性情又是如何体现的?

尤中会:书法之情性虽然看不见,又摸不着,但能体验、领悟和感受得到。书法能称得上妙的关键,在于其中的性情,而每个人的性情各不相同。情性是什么?即品格、个性、气质,有部分是先天带来的,有部分是后天修炼的,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注入他的作品中,书法作品便是性情流露在纸上的痕迹。性情的注入决定着书法艺术的风格。怎样才能从作品中寻到作者性情的投入呢?这就要看他作品的神与气,神与气是作者个性气质、书写心态传递出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分为两个部分,我们可分别剖析一下,第一:书者个性。人的个性气质是相对永久的,固定的。沉稳的个性,书风稳健遒劲;暴燥的个性,书风剑拔弩张;刚强的个性,书风雄健峻拔;柔弱个性,书风纤细婉转;恬淡个性,书风则简远平淡。第二:书写心态,即书写时的心境。为什么要分析这个问题?因为即使沉稳个性的人,也有暴燥的时候。激愤的线条会激越张扬;平和的书写心境,线条会婉转顺畅;悲伤的书写心境,线条会呆滞无神;闲散的书写心境,线条会潇瑟空灵;欢乐的书写心境,线条会流动飘逸。依据这些不同情感特点和作品的神与气,去捕捉书者在作品中融入的性情,我认为这是依书赏情的途径。欣赏者不仿去试一试。

主持人:在您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您对多种书体都有涉猎,不同书体是不是就能表达不同的性情?

尤中会:我主攻行草,其他只是涉猎。写字犹如人吃饭,有主食,也要有付食搭配,营养才会丰富。行草为主攻,这是主食,魏、隶、章、篆是涉猎,这是副食。副食是搭配,他会使主食营养更丰富,更饱满。其方法是融铸,不能是积奏,融铸是化合,是化学反映。积奏是堆积,是物理反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