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黄河的协奏”靳之林黄河专题油画亮相国家大剧院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4-16 20:54:3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开幕式上致辞

4月16日下午,“黄河的协奏——靳之林黄河专题油画展”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开幕。展览展出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本原文化研究学者靳之林先生从数百幅黄河题材作品中精选出的八十余幅油画精品,众多作品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内蕴深厚、境界博大的黄河篇章,印记着靳之林独特的艺术人生与探索,体现出他崇高的艺术理想与志向。“黄河的协奏——靳之林黄河专题油画展”,使观者身临其境,耳边犹如响彻着黄河激流的轰鸣声、船工号子声和黄土高原的信天游——这是一部母亲河与她的儿女的交响,更是人与自然的协奏。

靳之林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

于黄河,靳之林的情感大概就像是艾青的那首诗《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中,《黄河大瀑布》、《黄河激浪》、《大河九曲十八弯》,黄河在靳之林的笔下奔腾,他的画作中,母亲河抑或壮美、大气、磅礴,抑或宽容、隽秀、厚重,再或者愤怒、激昂,在黄土中蜿蜒流淌,在东方的大地上刻画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命线。除了黄河主题的作品,展览还展出了靳之林描绘黄河沿岸风土人情的作品,其中创作于1959年的《陕北老农》是靳之林杰出代表作之一,让人一眼难忘:生活在黄土之上的老人,白帕手巾包裹憨实的笑容,阳光下黝黑干燥的皮肤露出陕北人的质朴。中央美院教授闻立鹤这样评价这幅作品:“画家以沉着老到和奔放的笔触,以浑厚朴实的色彩,深入地刻画了陕北人质朴憨厚的品格,把一种极难表现的黄皮肤,表现得真实而具有美感。”

参加开幕式的现场嘉宾

靳之林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新中国从事艺术创作六十余载。他是中国历史翻天覆地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见证人,而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也恰恰是靳之林艺术道路的发展过程。他那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历程,他那特色鲜明的艺术实践与独树一帜的思想理念以及他在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和美术教育事业中的不懈追求与无私奉献,与同时代的那些真诚的人民艺术家一样,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中自应有他浓墨书写的篇章。

观众在观看靳之林生平

靳之林先生陪同嘉宾观看展览

《远望吕梁山》 2001年

《壶口飞虹》 2006年

观众在观看作品

展览现场

观众在观看油画《塞北小景四条屏》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