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陈丹青:“民国范儿”这词不是我发明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14 11:33:37 | 文章来源: 齐鲁晚报

在2011理想国沙龙中,陈丹青参与了两场活动,一场主题大论坛,一场创意空间的沙龙,场场爆满。在12日接受记者专访时,陈丹青称他发现每次为活动精心准备的讲稿基本上没人认真去听,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大家的心很分散。作为一个“公知”,在采访中他畅谈了沙龙、教育孩子、民国范儿以及中国时尚界等问题。

办讲座没有目的就是扯来扯去串场子

陈丹青仍以民国时期的“小衣襟短打扮”亮相,他笑称在民国这身打扮的人是“下手”,杜月笙手下的人会这么穿。在民国有名望的人都是穿长袍、长衫。陈丹青的这身打扮被认为是一种“民国范儿”,但是他澄清,“民国范儿”这个词可不要再说是他发明的。“我是上海人,怎么会用‘范儿’这个词呢,‘范儿’是北方的词汇,太俗气了。”

本年度的沙龙场场爆满,大学生提问积极,但是陈丹青仍觉得,即便是这么受欢迎的沙龙,大家的提问质量也没什么提高。陈丹青提到,他不太愿意讲座后被大家“围攻”,要签名、要合照,“但是,这是对我的一种抬举,不太好驳人好意。我对拍照没有概念,我到现在都没有跟我导师拍过照。如果我尊敬一个人,我会远远地看着他,但是现在是拍照时代,我得适应。”

参与如此多的公共活动,到底想给听者带来什么?陈丹青称,他做讲座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扯来扯去串场子。“每次演讲前我很努力地去准备自己的讲稿,我发现,认真去倾听的人基本上没有。即便我想用很通俗的语言说出来,但是很多人不会认真关注一个问题。大家的心太散,注意力不在这里,只有极少数人会关注。”

真正在乎的还是画画自认已经很超脱

陈丹青称他真正在乎的还是画画,但是现在一天到晚写稿子,媒体也在不停地催稿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觉得时间特别宝贵,陈丹青称他以后会慢慢减少公共活动,只参加这一个沙龙。

谈到公共知识分子该起的作用,陈丹青笑称,我和张鸣在大学校园里都是不太能与人相处好的,但是出来就变成了“公知”的样子。“像我这种空口说白话的人,是根本没什么用的,对这个社会应该发生作用的是媒体和律师。我们就是‘流寇’嘛,暂时还可以在大街上走来走去。”

此前,微博上传陈丹青退出中国国籍,并永不再踏上这片土地。陈丹青称,大家只要看到任何关于陈丹青的微博都不是他的,他不会用微博的。“退出中国国籍这回事儿给我带来了一点点麻烦,看到的人都很着急,不断地问我:‘你要走啊?’我就要不断地给人发短信澄清。”虽然总是有外界的一些困扰,但是他称他活得很高兴,自认为已经是很超脱的人了。

陈丹青有一个女儿,作为经常“教育”别人的人,他笑称他不知道怎么教育小孩,只要他的孩子不教育他就很好了。“具体细节我不记得了,有一条就是交了男朋友一定要带回家。别瞒着,喜欢哪个男生就告诉我。”

时尚业很畸形留学潮是好事儿

对艺术家的采访,不免谈到中国的时尚界。陈丹青称他刚回国的时候,参与一些时尚界的活动,后来就再没有去过。“中国的时尚界就是一个时尚王国,非常有钱,但畸形发展太严重。”

陈丹青称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时尚杂志就已经做到了极致。当时的《良友》画报很时尚,能请到各个行业的女性去做封面人物,运动员、名媛、妓女以及影星等等,已经做得很多元了。“中国开放后是一个大市场,很多国外公司就是看中了这个市场,他们很容易就与时尚杂志合作。中国一切都太快了,当代艺术很快就进入时尚界了。包括奢侈品业,都畸形发展。”

与开放相连接的,就是高涨的留学潮。陈丹青称,北洋军阀时期出国留学都是为救国,现在的留学都跟社会没有关系,跟个人有关系。“有钱就让孩子上学,就出去读书。我倒觉得大家慢慢意识到这一点儿是好事儿。普通家庭就是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陈丹青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各阶层已经马马虎虎改变了人员的配置情况,其实各个行业,包括军事、航天都已经有大量的海归人员在工作,出去留学并不是稀罕事儿。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