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镜子作了重要的空间介入
佩斯北京跨新年的展览“北京之声:在一起或孤芳自赏”作为一个将持续下去的年度项目首展,实则是在其视野内对上一年的作品做一小盘点。
若非展览阐述中对于策划(或者说“非策划”)思路的揭示,或许展厅中错落着的件件作品置于一处,会让人忽略了去关注一下其中的可能逻辑:“消解策展中明确的主题”,“将彼此不相关的作品并置在一起……突出作品本身,以单纯的呈现为目的”,同时也向泰康空间“51平方”的策划理念作出了某种致敬。展示中作品之间的关系、乃至这些年轻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譬如梁远苇、王光乐、仇晓飞和胡晓媛就同为自发的央美艺术团体N12的成员)反而会在这种理念背景下被人忆起,在一个几乎不可能不彼此联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身份与视角的交叠对创作的影响不言而喻,这也是此展览所暗含的一个视点,却又以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来试探一个为艺术作品个体赋予独特语境的可能性。
当然,也并非完全不讲究展览的空间考量,墙上的镜子是策展人冷林的安排,这种积极的介入抢了不少风头,既为作品(及它们之间的潜在关系)提供了其他的观看角度,而狭窄的镜子观看范围有限、又为隔开作品空间提供了介质,甚至也有将观众纳入这一系统的意味。
在宋冬《胡同》、史金淞《北皋村525号甲3》和《甲4》的装置中,北京城才以具象出现;在其他大多数作品之间,北京与其说是个地标,不如说是某种艺术生态之代名词。每件作品都是其作者创作脉络的一则片断,走近了看——形成某种个体对话,或是在整个空间背景下远观,也应了展览标题里所说的:“在一起”,或“孤芳自赏”。(作者: 严潇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