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专访吴高岚:女性艺术有很多探索空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18 16:19:21 | 文章来源: 宝藏网

在《从女性绘画到女性主义艺术》这篇论文中,吴高岚列举了乔治亚·欧姬芙、弗里达·卡洛、朱迪·芝加哥、潘玉良、周思聪、刘文杰等中外女性画家,梳理了中外女性艺术的发展脉络,她认为,在绘画领域,或者在视觉艺术领域和正常的美术史,女性还有很大的空间。

“阴和阳,晚上和白天,肯定是有区别的。晚上的艺术和白天的艺术也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前的女性艺术都是继承了男性的东西,所以女性艺术有很多探索空间,除了女权主义那种呐喊性的作品,女性艺术在形式语言和精神领域上有很多探索空间,这些空间也许是我们不知道的。你看欧姬芙和弗里达的作品,她们就和男人有很大的不一样,她们的东西,很多男性艺术家也不一定看的懂,这是件好事情。”

思想上彻底转变,和吴高岚这几年当妈妈养育女儿也有关系,她更关心环境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冲入她的视线,让她愤愤不平。“当妈妈几年之后,开始想,要承担很多责任。我现在对美丽的外衣很讨厌。比如我们的食品安全,我们的食品都包装得很漂亮,然后里面都是很不好的东西,这让我非常痛恨,所以现在有点返璞归真了,以前看什么好看买什么,看什么好看吃什么,现在我对设计业也很怀疑,他们误导了太多的消费者。”

低调生活海洋生物

正是因为70后艺术家共有的反思和愤青劲儿,画人物画出身吴高岚开始想要转变,她不愿自己的画笔再重复那些青春唯美的摩登女子,而希望融入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要放弃画人物,或者暂时不画人物,也是需要勇气的。“画一个东西,会有惯性,当你画不下去的时候,你就会想,那我画点什么呢?我能画别的吗?”

多年来,吴高岚和家人都有去海南度假的习惯,在寒暑假告别浮华的都市,远离熟悉的人群,让海风洗涤奔波疲惫的心灵。正是在海南,吴高岚找到了新的灵感。

“最初画了些海南的热带植被,拍了很多照片,但觉得还不够打动我,然后看到海葵的时候,我觉得可以了。”谈起那个深蓝的世界,吴高岚激动地就像重返了十八岁,“水里的动物跟空气里的动物绝对不一样的,那种动感好喜欢,然后觉得这是我要的,想强化出来。海洋的世界特别美好,不希望有人去破坏。”

海洋生物在水中漂游的那种曲线,那种流动的感觉和生命力激起了吴高岚的创作热情,她终于找到自己应该画的东西。“女人和水总是有一种共同的东西,柔性的美与性格有点像,最近有点爱水。”

自2010年夏天开笔创作“海洋生物”,各种各样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些人对她的新作表示不解,毕竟,这一次,吴高岚不再画人物了。当然,这一次她的笃定也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我现在是不管你喜不喜欢,不管周边的人认不认同,哪怕有些关心我的人都会提一些意见,我都不会听,有点一条道走到黑的感觉,就像你不让我说话我很难受一样。” 无疑,“海洋生物”是吴高岚的立场,是她对环境现状的一种抗议,她还希望在“海洋生物”的创作中,找到那种梦寐已久的“飞”的感觉。

从少女时代飞蛾扑火般追求爱情,到为人之母后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吴高岚一直是一个活得坦荡的女艺术家,不否认曾享受名门之后的骄傲,也不否认青春逝去后的那种落寞。作为一个艺术家,她用画笔记录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思想的转变,她对宝藏网记者说:“21世纪的艺术应该是对社会有关怀的,而不是只关注到自己的小世界。”从一个传统艺术家转型到现在,吴高岚自称,虽然晚了点,但是至少她的领悟是深刻的,她已经脱胎换骨,整装待发。

人物简介:吴高岚,著名人物画家吴山明之女,1971年生于浙江绍兴,1987─1991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92─1996,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人物专业本科学习。1996至今,浙江大学讲师。2006年,攻读中国美术学院在职艺术硕士。现为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会员。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