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先令铜币所作《比尔·盖茨》
《币造现代经典》
第四届上海陆家嘴金融文化节近期在上海开启,作为文化节分项活动之一的金融艺术展“让我们谈谈钱”在张江当代艺术馆举办。虽名为“谈钱”,主题思想却是在批判拜金主义和现代消费主义,吴少湘就是这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艺术展的幕后创作者,他也是当年那场85新潮美术运动的主力干将之一。近日吴少湘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木排上诞生的草根画家
85新潮干将引发雕塑界最激烈讨论
1957年出生的吴少湘,在出生后一个月,他父亲就被打成右派,于是吴少湘在小学四年级时就被迫中断学业,送到农场务农。为了做一个“少干点农活的文艺人士”,吴少湘开始了素描绘画的起步。又因其表外公彭友善是江西著名画家,曾师从徐悲鸿先生,吴少湘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
1973年,吴少湘被派去江西南昌一个工厂做木排工人,在赣江和长江上运输木头。看着沿岸的风景,吴少湘琢磨着,“我要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搞创作”,于是在九江漂往安庆的木排上,总能看到一个独自作画的身影。1978年,他考入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雕塑系,终于从“野路子”转为“正式军”。在毕业之际呈交作品时,吴少湘创作的“陶院精神污染的典型”被院长下令从毕业展中撤出。但当时已是国内知名雕塑家的袁运生在看了吴少湘的作品后,把他介绍给中央工艺美院的郑可教授,而后吴少湘顺理成章地考入了中央工艺美院。
1985年7月,吴少湘和美院同学成肖玉在中央美院附中举办了《平面立体作品展》,大部分雕塑作品都是以性器官为造型,在北京美术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由刘骁纯主编,栗宪庭任编辑的《中国美术报》大幅登载了他们的作品,而后高名潞在《美术》杂志上也开始宣传吴少湘的作品,这一系列动作使得一拨1982年毕业的美术界同行想要发出更大的声音。到1986年,已经形成了一种气候。《中国美术报》趁势推出十几位“85新潮美术家”,当时叫做“新艺术集群”,吴少湘就是其中一位。他以“木目”之名就首届全国城市雕塑评奖写了《评奖还是分奖》,在《中国美术报》发表后,刘开渠等20位雕塑家联名起诉《中国美术报》“侵犯名誉”,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这是中国雕塑界30年来最激烈的讨论。
奥地利先令所铸“苹果”入载吉尼斯
移居奥地利后的吴少湘,从1991年开始用钱币制作雕塑。其作品包括用硬币塑造而成的比尔·盖茨头像、由金色货币制造的巨型苹果,由钞票拼接而成的切·格瓦拉头像,还有钞票做成的抽水马桶等。在谈到为什么选用货币作为创作载体时,吴少湘说:“钱只是一种普通载体,和石头、木头、金属一样,也是一种雕塑材料。”其中的经典作品,要属他的“苹果”系列。摆放在美术馆正中央的一个一米多高的大苹果,是由青铜炼成的美元塑造而成,非常引人注意。吴少湘第一次开创“苹果系列”是1991年,当年那个全部由奥地利先令铜币铸造而成的“苹果”,现收藏于维也纳奥地利国家银行。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苹果的外形作为创作的蓝本时,吴少湘回答,“在西方文化中苹果是物欲的化身,是诱惑亚当和夏娃的物件;同时它又是金钱的象征、收获的象征,很能代表我想表达的金钱的诱惑性。”1995 年,《苹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钱币艺术品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吴少湘对著名人物的改造也颇为耐人寻味,在他名为《红绿和谐》的作品里,他用美元钞票拼成切·格瓦拉的头像,放在一个红色背景框中,下面对接的却是一个抽水马桶——同样是用美元钞票拼接而成。
策展人李旭表示:“吴少湘一直对消费至上的拜金主义保持着清醒的个人意见,他的钱币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张力和批判精神,是对人类文明总体价值观的一种善意的警示,体现着艺术家对社会责任的关切态度。”
《红绿和谐》:切·格瓦拉的精神被冲进金钱的下水道
对于这样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组合,吴少湘的解释是:“切·格瓦拉的头像和小便池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形象,前者是理想主义精神的象征,后者是纯物质舒适的象征,我通过美元图形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隐喻当代社会文化的商业化和社会价值的金钱化现象。”很多看过该作品的人都说第一感觉是切·格瓦拉这个人文理想的符号,在金钱面前都被冲到下水道里去了。
对话吴少湘——
我只做有兴趣而别人没做过的东西
记者:怎么想到用货币来创作?
吴少湘:我到欧洲后发现西方艺术和金钱之间有着一种奇特的关系。一方面那些走红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背后都有强大的利益集团在运作,帮助他们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相关人士和团体却闭口不谈金钱,只谈高尚清雅的文化艺术。这种反差一直让我又困惑又感兴趣。另外,钱币这种材料具有很广泛的象征性,每个人都对它有个体的认识,但却具有普遍的共鸣,用钱币来做艺术材料正好能表达我的创作意图。
记者:您使用的货币是真的可以流通的货币还是复制品?
吴少湘:我作品里所用的钱币都是从奥地利国家银行取来的新钱,得到了他们特许的,因为我的第一件公开作品《苹果》就是由该行收藏。在欧元发行以前,这些都是可流通的货币,现在已经升值了大概7倍左右。我现在手里的存货已经不多了,再要用钱币,还要跟奥地利国家银行申请。
记者:您的风格真正确立是什么时候?
吴少湘:我从没有刻意地追求过任何风格,只是一直在做我有兴趣而别人又没有做过的东西。像85时期我一直在关注当时中国因为普遍的性压抑、性禁忌而带来的审美缺失,所以我尝试用雕塑的形体来表现生命的意象,大胆地表现“性”本身,在那个时候也是没有人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