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时代美术馆与写实画派携手举办中国青年写实艺术大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18 13:31:2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展览宗旨

从20世纪初开始,在西方式微的具象写实油画,悄然在中国艺术家和大众中受到青睐,逐渐广为流行,成为中国油画的主流形态。最近二十多年来,由于社会文化和艺术多元化思潮的兴起,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具象写实油画在中国仍具有雄厚的基础。写实油画在继续追求造型准确和色彩完美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回避过分理想化的表现模式,并赋予它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鉴于对艺术发展和对社会的责任, 中国写实画派、北京时代美术馆共同举办‚时代杯‛中国青年写实艺术大展,人民美术出版社出任学术支持单位,以传承与弘扬写实艺术在当代中国艺术的地位,扩大写实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力。

展览的学术主旨首先强调的是正大刚健的人文价值取向,在宏观方向上强调人类精神中至大、至真、至善、至美的一面;强调表现一种于现实体验中生发出的自然而健康的审美情怀,具有深刻、独特的本土人文经验。其次,展览强调关注语言的精神。无论何种艺术形式,语言都是最根本的载体,语言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标识。语言的水准乃是综合元素组织所臻之境界,与艺术的风格样式在原则上是没有关系的,是判定艺术价值的重要共性尺度。再次,在共性语言的基础上,作品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个人色彩,个人色彩之形成,

应该是由心灵内部升华出的,真诚朴素,与个体的审美趣味协调一致。

鉴于以上种种学术原则,本次大展将在全国青年艺术家中征集优秀的写实作品,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展出,并评出获奖作品。力求通过这一方式,发掘一批优秀的青年写实艺术家,以此带动青年一代艺术家们更加热爱写实艺术的创作和研究,推动这一艺术类型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并且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写实艺术的道路来。

中国青年写实艺术大展组委会立志将其办成具有影响力的双年展活动,2010年作为本次大展的首次运行与展出,非常感谢缤纷传媒、华谊兄弟、华熙乐茂、图兰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

 

时代杯‛中国青年写实艺术大展

组织委员会

2010年7月

 

参展细则

 

一 总则

北京时代美术馆作为本次展览的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本细则,并拥有修改、解释本细则的权利。本细则对主办方与参展艺术家均具约束力,所有参展艺术家一律视为已清楚了解并认可本细则所有内容。

二 组织机构

主办机构:北京时代美术馆 中国写实画派

学术支持:中国写实画派 人民美术出版社

承办机构:北京时代美术馆

支持单位:缤纷传媒、华谊兄弟、华熙乐茂、图兰多

组织委员会:负责本次大展的组织策划工作

评审委员会:负责本次大展评审工作,并最终确定相关奖项

执行委员会:负责本次大展筹备与执行的各项工作

组织委员会成员: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王艺、谢莹、丰春秋、欧京海、王中军、唐炬、赵惠群、陈明、常天鹄、高文漪

评审委员会成员:艾轩、杨飞云、王沂东、陈衍宁、徐芒耀、何多苓、刘孔喜、尚丁、袁正阳、郭润文、王宏剑、朝戈、夏星、张利、龙力游、李士进、王玉琦、徐唯辛、郑艺、翁伟、忻东旺、庞茂琨、冷军、殷雄、石良、李贵君、张义波、朱春林、王少伦

执行委员会成员:袁正阳、郭援朝、徐青峰、窦鸿、王麗、黄瑶、段晓波、乌蓝、郭玉洁、黄莺、姜骁秣、原志阳、周艳、付晓玮、伊洋、刘磊、贾婷婷

官方网站:www.arts.cn和www.timesartmuseum.com是本次展览组委会指定的信息发布网站。

三 评选办法与奖励措施

1 评选办法:

第一步:评审委员会成员以不记名投票形式对申请参展的作品照片进行初评,评出可参加复评的作品;

第二步:评审委员会成员以不记名投票形式对初评通过的作品原件进行复评,评出可参加展览的作品;

第三步:评审委员会成员以不记名投票形式对参展作品进行终评,并评出各奖项获奖作品。

2奖项设臵:

金奖2名 奖金20000元 颁发获奖证书、奖杯

银奖5名 奖金10000元 颁发获奖证书、奖杯

铜奖8名 奖金5000元 颁发获奖证书、奖杯

优秀奖若干 颁发获奖证书

3除以上奖励外,本次大展组委会将保证每位参展的优胜者都将拥有以下机会:

(1)优秀的参展艺术家将有机会被国内权威专业媒体独立推介报道;

(2)优秀的参展艺术家将有机会与优秀艺术机构签约合作;

(3)优秀的参展作品将有机会被北京时代美术馆或其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注:展览执委会将指定专门人员与艺术家商定收藏具体事宜)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