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专访罗中立:与“运气”博弈三十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04 16:23:23 | 文章来源: 外滩画报

B=《外滩画报》

L= 罗中立

“从起点做到终点的梦,是完美的”

B:为什么时隔这么多年才办个展?你有着怎样的顾虑?

L:2005 年,本来我就有办个展的想法,当时想的是十年要有一次展示,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手里作品勉强够办展览,但自己的作品风格、语言也有了一些变化,但总觉得还有很多想法没有表达出来。还有,行政工作分去了我太多精力,作品量也不能算充分。因为《父亲》这件作品的原因,大家对我的期望值很高,如果再做个展,却没有一点新的东西出来,连自己这关都通不过。人到后来想法也更加多了,越画就好像越觉得不到位,或者是不完善,或者是需要有些调整的东西,像我们这个年龄,做一个展览也就是能体现你人生艺术中的一个阶段,所以不需要办那么多展览。

B:今年你62 岁了。58 岁时,就有很多人问你,打算什么时候从川美院长的位子上退休,专心创作。但在去年,你61 岁的时候,你不但没有退休,还增加了一顶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院院长的“帽子”,听说是文化部直接任命的,身上的行政“担子”又增加了一副。

L:决定再挑一副担子时,我考虑了很久,因为这种活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要是做不好真叫耽误了国家大事。中国到了今天,需要展示自己文化了,我觉得这是文化部一个很大策略的调整。在这样大的背景下,我愿意做好开篇的工作,把它的平台在起点的时候,就能够按照文化部的要求和大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期盼,尽可能搭建得高一点。

B:但上次我采访你的时候,你就说很多精力都用在职工分房子上,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分散了很多精力,现在您上升到国家层面,是不是行政事务就更多了?您怎么分配你的时间的?

L:打个比喻吧,本来可以挑一百斤,现在又给你加五十斤,那就是更重了,回去还得自己干自己的活,这个就很劳累,还有块自留地,然后公家的事情还得忙活,但你的精力有限,如果你没有这些活,完全做自留地,我想你的自留地会长得更好一点。

B:要是你多刨自留地,有的人会说罗中立会再创造出类似《父亲》这样的作品,您认为这是很大的牺牲吗?

L:有的时候是不会依你个人愿望的,当事情推到你眼前的时候,你在掂量时,责任和个人可能是不太成比例的。就我个人认为,每个人应该发挥他的长处,以这样的方式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会是更大的收获。

B:你的长处是什么呢?

L:长处还是刨自留地吧。

B:但现在没办法刨自留地啊?

L:让自留地茁壮成长,多长出一点好的果实,这个应该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我比较爱这个,应该回到我们的起点。我也期待,尽管有这么多的社会头衔和担子压在你身上,这是一种责任,和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奈吧。有的时候真会捶胸顿足。

B:你内心期待什么时候退休?

L:今天就想退休,随时都想退休,一晃却过了10年了。有时想起来很可怕,作为个人来讲,50 岁到60 岁正是最成熟、最应有收获的时候,“自留地”应该是收获最兴旺的时候。但是我却花了很多时间耗在学校,又刚好赶上高等院校扩招,我们这一任院长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辛苦的一任院长。这些院长们除了以前院长承担的任务以外,还面临新校的扩建,这恰恰是外行来做房地产的事,房地产老板面临的所有问题,我们都可能面临。

B:退休之后,你对自己生活有什么设想?

L:爱好美术,是我从小就有的志向和理想,也是一个梦。几十年下来,回过头看,多多少少都有感慨。实现这个梦的过程,其实是坎坎坷坷,弯弯曲曲的,有时事与愿违,歪打正着。回过头去看时,还是想回到起点,回到人生最早的梦想。我发觉和很多人交谈的时候,尽管他们以后的职业跟当初的理想并不一致,却念念不忘还在回味他们当年的理想。有些人有成就了,跟我在聊天的时候说当年自己也想当画家。其实,他们内心深处会和我们这种画画的人有种天然的沟通。在沟通和交往中,他们会有种对自己梦想的一种虚拟的实现和满足。当然我们就更幸运了,能够回到这个起点,在起点中走完一生,我觉得这个是很完美的。

B:当代艺术家强调张扬个性,你同时具有行政官员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怎么协调个性与体制之间的关系?

L:这些年,当代艺术有很多极端个案。当代艺术家更多的是张扬个性,我觉得这是当代艺术非常可贵的一面,也应该保持的一面,同时我们还需要形成一个行业的自律。

我们是过来人,现在中国艺术创作环境是从来没有过的自由和开放。记得我刚上美院附中的时候,高年级有个“紫罗兰社”,就是绘画的颜色稍微偏了,没有用红色,更多的用紫色和蓝色,就被说成是反革命组织,老师和学生被开除,那种思想上的阴影,到现在都隐隐作痛。我们为了爱好,千方百计考上美院,但是学校却不让你画画,同学坐在床上可以聊天,可以打闹,但是不能画画。

大家要爱护、尊重现在这种环境,四川美术学院是很公正、很开放、很包容的一个学校,这里面我们把握了一个底线,没有底线就要乱套,但设太多的规矩,就会失去活力,这个分寸的把握很重要。

底线也就是说不能有色情、暴力、政治上敏感的作品。每次展览前我都看作品,看到涉及底线的作品,我会让他们拿下,我甚至会说这件作品我个人很喜欢,但是今天这个场所你别拿出来,因为我们是面对社会开放的展览,今天的局面大家要爱护。维护底线,也营造了更大的自由环境和空间。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