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晚,国内首个大型印尼当代艺术展——“当代性:印度尼西亚的当代艺术”在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揭开神秘面纱。绘画、摄影、影像、雕塑及装置等多种媒介的多元化题材的应用以及超过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印尼当代艺术家的加盟,使得展览展现出印尼当代艺术家独具一格的触觉及品味,呈现印尼当代艺术的独特风貌及发展历程。
回忆与悼念是本次展览的重要灵魂,展览通过印尼当下的社会、文化等多元化的发展与变迁为主题,以电影和视觉艺术为重点,全面并深入审视印尼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历史与传统文化所发挥的持续影响,介绍当代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个人感悟。
本次展览通过展览艺术家近期作品,集中反映其个人世界,并通过分组展览的形式,详尽呈现其创作理念。展览展示当今印尼文化环境,呈现在更为广义的文化环境里,个人对艺术家地位的理解,并揭示作品主题,从而将主题扩展至印尼之外更广的区域。
《再活一千年》艺术家个人档案展
如果对于印尼当代艺术比较陌生,建议可以先从展厅二楼《再活一千年》个人档案展开始入手。《再活一千年》灵感源于诗歌《我》(AKU)的启发,这首诗由印尼最具影响的诗人凯里尔 安哇尔所作。《我》提醒世人信仰自己的事业,在表达自我的同时,更要行动起来。
《再活一千年》艺术家个人档案展
艺术家的个人随身物品或是最珍爱的物品深刻影响其创作思想
受邀展示的艺术家把对本人整体艺术观、人生观有影响的材料都纳入展示的范围,展品包括杂志、电影、书籍、藏品、照片、工艺品、以及其他任何与艺术家表现手法的形成过程有关的物品。通过《再活一千年》艺术家档案资料的展示,则比较容易理解艺术家的工作环境和创作策略中使用的文化和社会元素,借此更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直面创作内心。
位于一楼展厅中的Jompet Kuswidananto的作品《爪哇之战》,在创作中融入了含有戏剧特征的舞台装置艺术。作品取材自加拉西剧场版的演出,参与其中的艺术家们在剧中从多个角度审视了爪哇的历史。艺术家通过考察当地舞蹈、口述历史等方面,研究文化的发源及其表现形式探讨他所说的第三种现实。
而他的另一装置艺术作品《第三领域的行列》位于一楼展厅非常醒目的位置,作品则是试图审视印尼的社群在如此开放的全球大环境中如何在各种不同的文化干扰和冲击下继续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