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在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入选作品《烈日·夭夭赤壁》前留念
五四青年节系列专访•张亮中国画
张亮的理想主义与自我感知
时间:2010年6月
地点:工作室
记者:乌蓝
张亮是一位传统水墨的现代演绎者,她的艺术创作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精神巧妙融合,成功地将没骨、撞水、撞粉的传统语言手法纳入到现代创作实验中,通过对宣纸、绢、矿物色、墨、箔等多种材料媒介的尝试、运用,大大拓展了当代水墨的语言空间。
张亮这种综合媒介性质的艺术创作不仅具有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精神,同时也兼具浓郁的东方意象。自西方波洛克的行动绘画在美国取得成功以后,偶发性的艺术创作手法就被当代艺术家奉为圭臬,如中国艺术家赵无极、吴冠中以及后来走出画室的刘小东,都试图在偶然性的过程中,去追求一种东方的、民族的、自我的精神释放。张亮的偶发性冲动源自于她对自我生命的感知,现实生活的遭遇、体验所带给张亮的愉快、痛楚、迷茫……都幻化成她画面中的节奏感、韵律感、力量感;但绝不是一种粗犷的、原始的张力,而是带有东方的含蓄与温润,这可能与张亮的女性艺术家身份有关。这种对色彩的细腻把握,对生命之美的追求都构成了张亮彩墨语言的独特气质。
尤其在色彩表现上,张亮除了延续中国传统矿物色的应用技法,重要的是将个人的情感与上色、用笔、拓印的创作过程相结合,画面成为个人生命感受与身体痕迹的产物。从色彩凝重的《绿衣》、温润的《廿四镜厢》到具有强烈生命感的《2010•重生》、《蜗居》,都是张亮内心的真实情感,更是对自我存在的一种感知。
——刘学明
《2012·重生》300x240cm 综合材料 2009-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