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特纳奖画家“画过即毁”称作品只属于现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22 09:25:56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英国画家理查德·赖特凭壁画作品《金叶》荣膺特纳奖,展出结束作品就将被抹去,永远消失



  近日,久负盛名的英国当代艺术奖项——特纳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英国格拉斯哥的艺术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意外地获得了2009年度特纳大奖,他也是该奖历史上第25位获奖者。

极为有趣的是,赖特此次获得特纳奖的作品和往届获奖作品都不相同。他的获奖作品是一幅名为《金叶》的壁画(如上图),创作于英国泰特美术馆专门为特纳奖候选者设置的展厅中,无法从墙上取下来,也无法进行买卖,存在时间极其有限。明年1月3日展览结束后,赖特的这幅获奖作品将用白色乳胶漆涂抹,宣告永远消失。而对原本作为架上油画家的赖特来说,这样的画法却使他感到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请在消失前“抓住”它:

“我喜欢在我离开的时候不留下任何东西”

作为当代艺术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英国特纳奖创立于1984年,以英国19世纪风景画家J·M·W·特纳命名,旨在奖励50岁以下在当代艺术领域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对本届特纳奖得主——49岁的理查德·赖特来说,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获奖的机会,他将获颁2.5万英镑奖金。同获特纳奖提名的四位艺术家作品正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展览持续到明年1月3日。

作为特纳奖的获奖者,赖特是很另类的。他的作品既不能被运载也不能被买卖,因而不属于艺术市场。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创作而成,只属于当下,诞生不久即被毁掉。赖特此次得奖的作品是一幅壮观的壁画作品,名为《金叶》。赖特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技法和观念创作,他的获奖引发了公众对艺术本质的激烈讨论。

《金叶》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创作的技术,先在纸上画出图案,然后用小孔戳穿这个图案、并用粉笔扫过图案,将其转移至墙上,一点一滴地绘画出作品。赖特把它称为“令人难以置信的中世纪做法”。图案是用胶水涂抹,再用金叶进行修饰的。大而复杂的几何图形令人想起罗尔沙赫氏测验的墨迹图形,但靠近了你能发现一些像从云隙中射下的阳光或者是云朵的图案,让人联想起在泰特美术馆中能看见的特纳的风景画或是布莱克的水彩画。

可以说,赖特的这件作品给人的存在感在众多作品中是最强的。这个图像从来不曾安静下来,一直放射出光芒,让人想起一幅古老的雕版图。

明年1月3日展览结束

作品就将永远消失

然而,尽管美丽炫目,其中包含着艺术家无数的艰辛,但赖特作品的本质决定了它无法久存。到2010年1月3日展览结束,作品就会被白乳胶漆覆盖,永远消失。这样无法保存的作品也注定是游离于艺术市场之外的。而在艺术家眼中,这“正强调了它存在的时刻”,赖特说,“我喜欢在我离开的时候不留下任何东西。 ” 他曾说道:“最重要的事是这些画被重新涂抹。”

赖特的作品独特、炫目又难以捉摸,使评审委员会成员乔纳森·琼斯甚至联想起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你只能“在它消失前抓住它”,琼斯说。

观众观感史无前例地一边倒:

理查德·赖特=深刻的哲学思想

英国《卫报》的艺术评论家乔纳森·琼斯将赖特的获奖称为 “精彩的第25届”特纳奖。据他评论,以前,每一次特纳奖获奖者的作品在泰特美术馆展出时,观众的评论留言常常表现出怀疑的态度,但是今年,绝大多数留言都表现出对赖特这件作品的钟爱。“即便我是评审团的一员,我依然不能抗拒同样的情感。我的匿名评价中写道:‘理查德·赖特——天才’”。

在泰特美术馆专为特纳奖获选者开辟的展厅内,赖特创作的错综复杂的金叶壁画直接地回应着它所在的空间——无论它们是占据一整个房间还是谨慎地摆放在一个小角落,当人们走过这些作品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特纳奖评委们称他们“欣赏赖特作品中深度的原创性和美丽”,而观看过展览的游客则表示对作品过目难忘。有一位叫娜塔莉的女孩子在泰特美术馆的留言板上图文并茂上地写道:“我理查德·赖特=深刻的哲学思想!”观看了赖特在泰特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后,有人甚至感叹道:“赖特重现了已经绝迹的壁画。”

英国国际性报纸《独立报》的艺术评论人汤姆·Tom·拉伯克也评论道:“我对这件艺术作品没有太多想说的——只是它似乎有着完美的聚焦点,让我不断地往回看。”

因为赖特作品转瞬即逝的美丽特质,艺术评论家们认为赖特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画家——也只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因为他并不想让自己的作品保存下来。“ 他对待自己艺术的看法,他对待作品死亡的认识,让人十分感动。”琼斯说。在泰特美术馆中,他的展馆所显示出来的充足与慷慨一开始能让你入迷、愉悦,随之变得让人更为印象深刻、引起共鸣以及浓烈丰富。

获奖后,当赖特从英国桂冠诗人卡罗尔·安·达菲手中接受颁奖时,赖特说他感到“惊愕、惊喜和震惊”。他对来特纳奖展览观看他作品的人感到惊喜和感动。“让艺术有可能变得惊人是我想得到的(正面的)反应,而不是赢得奖项本身”。他说。

理查德·赖特:

乘兴而画,兴尽而毁

理查德·赖特1960年出生在伦敦,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搬去了苏格兰,曾先后在爱丁堡美术学院和格拉斯哥美术学校学习。赖特起初是一名人物油画家,后来他开始在墙上创作抽象画。当时,他把自己以前在画布上的作品全部毁了。“我的油画是垃圾。”他说,“我想创作出属于这个世界的作品。”Wright认为放弃了油画创作对他来说是一种“解放”。

此后,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赖特的作品中只有一个中心特点:几乎没有一件作品是画在画布上的,而且全部都是在特定环境下被画出,不久即被毁坏。经过艰辛工作后,在墙上、天花板上或美术馆的一片空位上完成了一件作品以后,他都会坚持到一个特定的时刻,这件作品都要被重新涂抹、覆盖。

“这些作品不是属于未来的;它是属于现在的。”赖特说道。这种乘兴而画,兴尽而毁的画法,与我国古代典籍《晋书·王徽之传》中记载的“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赖特此次获得特纳奖的作品《金叶》的灵感就来源于他从苏格兰乘坐过夜巴士到伦敦观看泰特美术馆的记忆——花一晚的时间来到伦敦,花一天的时间观看美术馆里的一件作品,然后花一晚的时间回苏格兰。

被问到对作品的毁坏有何感想时,赖特说“我有时觉得是一种损失;有时又觉得是一种解脱。其他人也在做着不能留存的东西。如果你是一位清洁工或是一位记者,你就在做着一些会被消费和会过时的东西。”而此次获得特纳奖殊荣,赖特将用2.5万英镑奖金支付此前欠下的各类账单。

赖特的印记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赖特的作品中只有一个中心特点:几乎没有一件作品是画在画布上的,而且全部都是在特定环境下被画出,不久即被毁坏。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查德-莱特:凭叶形壁画挤上特纳奖"50岁末班车"
· 理查德·赖特赢得2009年特纳奖
· 特纳奖25年——英国当代艺术从寂廖走向时髦
· 2009年特纳奖装置作品称霸 再遭评论界质疑
· 英国特纳奖得主基思·泰森伦敦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