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痕迹:刘小东文献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9-16 11:16:28 | 文章来源: 东方视觉

览Exhibition / 痕迹:刘小东文献展 策展人Curator / 巫鸿、欧宁 艺术家Artist / 刘小东 城市City / 北京 开幕Opening / 2009-9-18 21:00 时间Duration / 2009-09-18 至 2009-10-29 地点Venue / 北京角度画廊 组织Organizers / 赞助Sponsor / 地址Address / 朝阳区工体东路甲二号「中国红街」一座四层 联系Contact / t:0086 400 888 5400 e:2010@ionly.com.cn

刘小东于一九六三年生于辽宁,一九八八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一九九九年进修于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鲁登塞大学艺术系。他一九九零年的首次个展掀起了“新生代”艺术序幕,并被冠以“新生代”代表性艺术家。同时期参与多部独立电影制作,是中国独立电影的起始参与者。二零零四年以来其大型野外写生项目涉及多个国家与地区,直面现实,表明了一个艺术家的立场、态度和行动力,开拓了架上绘画的新的内涵。作为中国最成功的艺术家之一,刘小东的代表性作品《田园牧歌》、《烧耗子》、《新十八罗汉》、《三峡系列》、《青藏铁路》、《易马图》等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经典和艺术市场的神话。

当一个展览现场只有他的艺术成品时,作为一个观众或评论者,人们只能对之进行“形式分析”和“图像辩认”,除此之外,无从获得其它任何信息。“痕迹:刘小东文献展”展出的将是草图、笔记、Snapshot、纪录片、谈话录音、出版物,它们呈现出刘小东灵感的轨迹、画作的原型、与其它媒体的链接、过程的反复和画面外更广阔的现实,它将为艺术家个案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切入点:它可能是社会学的,也可能是政治学的,更可能是其它我们无从预料的角度(这取决于它与不同知识结构的观看者的相遇)。

这个展览强调的不是作品(work),而是过程(process)。“作品”意味着艺术创作的凝固,是冲线刹那计时器的显示,记录在案,不可改变;“过程”意味着开放的时间和心态,是有始无终、不可以数量化的奔跑本身。“作品” 命定地不属于艺术家自己,它的价值只能通过转移和收藏实现,只能被它者──美术馆、展览会、市场、观众、批评家、历史──估量和确定;但“过程”却只属于艺术家本人,散见于草图和笔记,书房和画室,还有那不见诸于图像和文字的记忆。“作品”的公共呈现成就了美术史;对“过程”痕迹的搜集和积累则形成了档案库。但是没有痕迹的作品不可能是艺术,没有过程的画者不可能是艺术家。

*为配合展览,《生活》杂志将同期推出第47期别册《刘小东创作笔记1988-2009》。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温度:刘小东对话闫冰(下)
· 刘小东:画林志玲为让更多人进美术馆
· 刘小东参展作品
· 刘小东
· 人物+封面人物+刘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