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陈默:面对“学术暴力”我很难沉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11-25 16:39:02 |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我的批评并未分为‘架上架下’”  

  问:上个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您搞行为艺术批评非常出名,现在又做架上绘画批评,也很有影响。行为艺术和架上绘画,您更偏爱哪个?  

  陈默:我的批评并未分为“架上架下”,应该是一种基于大艺术框架的批评。只不过现在关注的面宽一些,前十来年对行为艺术做现场记录、作品评述、学理整理要多些。当代艺术的进程中艺术方式是多元化的,行为艺术十几年前从显得特别“异端”,到媒体、社会、公众逐步接受,其存在变得合理化、日常化,到今年在成都的首届“UP ON”国际行为艺术节,我是亲历者。在我周围的行为艺术活动,只要有时间顾及,我都是去了的,我个人对此的关注率并没有降低。有人开玩笑说,批评家中离行为艺术最近、资料最多的就是我。至于对架上的关心,因为艺术是多元的,都应该去关注。(架上艺术)一直在本土正常有序地发展,过去写得少,看得多;现在看得多写得也多了。同时,相应的展览策划也多了。其实我并没有厚此薄彼,包括水墨、雕塑,我们无权对某种艺术方式的存在采取怀疑态度,水墨的当代领域我非常关注,和雕塑家也关系紧密。我的批评不存在单单对哪个领域有兴趣,只要艺术家无愧于个人和时代的好作品,我都会关注。  

  艺术教育的保守与开放  

  问:中央美院和四川美院的教育方法是艺术界近来热衷谈论的话题。您毕业于中央美院,后来在成都工作,接触到大量来自四川美院的画家,您怎么看待这两种教育方式?  

  陈默:中央美院是我的母校,一直有好的学风,强调以人为本,老师重师德,学生很用功,我受到的影响很大。(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在校的时候没有“周末”,也没人逼着,周末就到美术馆、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参观。我们的学生证可以免费进入,都带着干粮,一看就是一天,看完还要写感受。学艺术批评,多看非常重要,我们有些课就是在故宫里上的,看明清字画,临摹细节增强记忆。那种严谨的学风、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其它美院里并不多见。当时的中央美院的学习条件,相对于地方的艺术院校,各种优势占得比较多。除了刚才讲的,每周还有1-3个讲座,能看到、听到国内外的很多新东西。客观上,从1981级到1985级,出了很多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  

  四川美院依托巴蜀历史,有着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老艺术家在那里执教,借着改革开放的契机做了教学改革,给予学生空前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尽可能地“折腾”。四川美院的师生是哥们儿关系,学生有了独立性,艺术生长力就是不一样,很快出了一批造成影响的艺术家,而且持续不断,三十年一直推动到现在。  

  我也很喜欢中央美院,因为它和我有“血缘”关系,但今天它趋于保守,我很多同学现在做了学校领导,比当年的老师还保守。中央美院的有些老师也意识到他们的教育“产品”——学生的水准在下滑、影响在下降,这是事实。相反,川美一直保持着健康发展的趋势。  批评家的能力是有限的  问:您怎样看待批评家“圈子化”和“圈子批评家”的问题?  

  陈默:“圈子化”的说法这几年都有。“圈子”怎么着?老乡在部队里就自然形成“湖南圈子”“四川圈子”。四川籍艺术家在北京就是一个圈子,(影响力很大),有人说在北京不懂四川话要研究当代艺术很难。批评家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相互不交朋友,老死不相往来,那就没法做。其实很多批评家在一起并不是“圈子”,因为个性不同,分歧很大。(客观上)批评家大都分散,只有北京的集中一些,至于艺术人格同质化、就一个问题的意见完全一致的“学术帮派”,我还没有发现。圈子有其合理性,至于它是良性、恶性,还是积极、消极,要具体地看。圈子产生了阻碍、伤害,必然受艺术规律矫正、调整,还有社会批评的作用,这不应该成为大问题。  

  一个艺术批评家能力有限,对全社会所有艺术现象都关注,那做不到。批评家往往选择有限,选择那些能够关心、能力所及的艺术现象、艺术家。某些熟悉的就长年跟踪,像科学研究一样,在一个小点上深入。关注一个地区已经范围很大了,追踪“群体”很辛苦,不能认为批评家和那个群体是个“圈子”。只有那种长年只说好、不说差,歌功颂德的伪批评家,拿着菜画拿腔拿调寻找“优点”,才的确是很有问题的。  

  批评的前瞻性工作更困难  

  问:您评价一个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陈默:不应该说有判断“标准”,有形无形的判断依据是有的。前提是个人阅读积累造成的。对那种本身的艺术方式、面貌、价值在社会公众、艺术界、学术界有着共识的艺术家和作品,(一个批评家)去反对或支持意义不是太大,如果我要介入评论,必须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逻辑,不会听别人的,要找到我自己的判断模式。  

  对未来的、可预知或不可预知的艺术的前瞻性工作更困难。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自由职业的年轻人良莠不齐,不是独立了就都好。通过我的阅读积累,横向纵向比较,认识逐步就会出来——他的潜力、学术性、成长性。还要和他们交流、跟踪,提出评论,作为朋友谈艺术思想,在作品之外判断未来成长的可能性。这过程看得见也看不见,摸得着也摸不着,却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拿对错来衡量,你判断对了的比例越大,你批评立足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能对有价值的视而不见,对无价值的东西不负责任地吹捧,从而造成判断逻辑的混乱。还要对照当下环境,循序渐进地研究,艺术现象发生时的环境不一样,其内容也不一样。比如2008年和2007年的艺术现象就不一样,艺术家的心态受社会形态的变化影响,自会不一样,经济危机对艺术生态的影响不容忽视,2009年才能真正地看到更多尖锐的问题。艺术理论和经济、政治以及各界讯息综合,才能增加艺术判断的准确性。  

   上一页   1   2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Art+ Shanghai:Mr Modern
· [专稿] 张冬鸿版画展
· [专稿] 《homee》新晋香港女性艺术家联展
· [专稿] 彼岸画廊——青春宣言
· [专稿] 全国青年美术家提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