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体验母婴关系
心理治疗是内审的,包括对母婴关系的审视和协调,例如通过修复行为而求得与母亲的和谐共处。在此,母亲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艺术家之生存环境的代表。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母婴关系”(infant-mother relation)理论,发展于二十世纪中后期,在七八十年代以后,应用于文学和美术研究。照这一理论的说法,婴儿作为社会动物,有向外(向环境和母亲)寻求生存机会、寻求爱、寻求保护的本能。因此,婴儿对自己与母亲之和谐关系的探索和尝试,便得以延伸为对人际关系和人与环境之关系的体验。
在心理学意义上讲,母婴关系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存在。在社会学意义上讲,母婴关系可以延伸为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可以延伸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当一个中国艺术家旅居异国时,母婴关系既可以引申为这个艺术家与祖国的关系,还可以引申为这个艺术家与旅居国的关系,并演化为移民艺术家与当地主流艺术的关系。对女艺术家来说,母婴关系还可以演绎为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家庭关系等等。
在这些关系中,个人的行为,是为自己寻求合适的生存位置和空间。母婴关系的要义,是艺术家借助心理的漂泊而对归宿感的寻求、尝试和体验。相对于这样的体验,往日艺术理论中的所谓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探索纯粹形式之类说教,便显得苍白无力。唯有体验,才触及了艺术作为心理治疗和协调机制的要义。
成都女画家郭燕的近期绘画,便让我们有机会去理解艺术家对母婴关系的体验。在表面上看,郭燕的绘画主题,是城市上空象天使一样漂浮的梦游者。穿透这一视觉表象,我们可以对这主题提出一个问题:天使为什么梦游?其实,这也是艺术家要寻求的答案,而答案就在人与城市的关系中,在于画家以睡梦的方式去体验生存状态,去追寻归宿的港湾。
艺术家的体验在睡梦中进行,梦游天使几乎没有独眠者,他们要么是分床而卧的男女,要么是同床共枕的情侣或夫妻,要么是相依而眠的母女,要么是各自漂浮的家人。在我看来,画家在此探索和体验的是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其中既有相互的依存,也有各自的独立。画家本人的家庭角色也是变化着的,她既扮演孩子的角色,也扮演母亲的角色,既寻求保护,也给予保护。这些漂浮在城市上空的半睡半醒的人,象征着艺术家永不安宁的游荡之魂,既像飞鸟一样追求自由,也如倦鸟那般,在城市的楼群森林里,寻找栖息之地。画家在潜意识里对母婴关系的此种体验,赋予作品心理内涵,使作品不流于表面和空洞。
作为生存环境,画中人身下的城市,多是钢筋水泥的森林。无论凌空俯视,还是侧面剪影,森林般的城市既为人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也压缩了人的生存空间。即便是身临郊外别墅区的上空,这种欲迎还拒、欲拒还迎的环境,都透露出环境对人的态度,以及人对环境的认识。画面上的天际线,都无一例外地在黑暗的茫茫天空和阴森的大地间渗出一丝清冷的晨光,向我们提示了半睡半醒的神志状态。在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上,在物理和心理的两个领域里,这状态都是理智与本能的碰撞,是尝试和思考的对接。唯其如此,画家对母婴关系的体验,才少了一份茫然,而多了一份思想。
这样的体验,是这位女画家对自身心理活动的内审,是女性意识的视觉表述。女性批评家们当然可以用女性主义理论和方法来解读郭燕的艺术,然而在我眼中,这位画家对母婴关系的体验,是女性的但不一定是女性主义的,因为画家所关注的,是女性作为人所面对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关系,而不是固执地一味强调女性的性别政治。这就像母婴关系中的母亲,她代表了人的生存环境而不一定非得是具体的母亲,婴儿则代表了这个环境中的个人而不一定非得是具体的婴儿,而一位女性艺术家借绘画来体验母婴关系,则在她想象和思考的心理过程中,演化为对个人的主体生命及其社会存在的视觉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