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海外

英国博物馆聘零时员工令工会组织很头疼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26 16:19:40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近日,备受英国媒体关注的“零时工合同”现象被证实广泛地存在于博物馆行业。

“零时工合同”指的是雇员根据雇主需要随叫随到,工作量、工作内容和时间均不固定,并且没有任何保障的雇佣协议。雇员按临时工时数领取薪酬,没有工作就没有工钱,更别提带薪休假或病假,裁员补贴和养老金福利亦是奢望。这类合同不仅无法保证随时有工作,而且还阻止员工寻求其他的就业机会——即使提供不了保障,有些“零时工合同”也要求员工在接洽其他工作前需获得现任雇主的许可。

英国博物馆协会调查发现,博物馆雇“零时合同工”已是普遍现象。北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有215名员工签署的是“零时工合同”,但只有186人在去年得到了工作机会。泰特美术馆至少有100名“零时合同工”,大英博物馆有40名,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有18名。采用此种用工方式的还有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国家海事博物馆、利物浦国家博物馆、科学博物馆、阿什莫尔博物馆、亨特瑞安博物馆、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等。这些“零时合同工”承担的角色不一,分为前台服务人员、展览助理、餐饮和安保人员、负责教育和培训的人员以及专题的主持人等。

“缺乏有保证的工作时间对员工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泰特美术馆和童年博物馆两家机构的“零时合同工”费利西蒂·弗林说,“去年,我们当中有人在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的达明恩·赫斯特回顾展期间连续工作21天,很多时候一天要工作12小时。”

一名长期在博物馆担任“零时”助理的员工则表示,博物馆给“零时合同工”安排的工时是一周仅几个小时,这种情况有时要持续一两个月。所以,当有活儿可干的时候,他们总是不停地干,连休息时间都省了,就是为了在没有工时的时候还能有钱花。

对此,一些博物馆界人士认为,“零时工合同”是为了保证灵活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用工方式,在大幅度削减文化预算的背景下,“零时工合同”将会成为今后博物馆主要的聘用方式。例如,英国一家地方博物馆在当地艺术理事会削减了60万英镑的预算后,雇了两名全职员工和6名“零时合同工”。该博物馆经理表示:“我们所有的收入都来自游客,如果我们还想提供优质的服务,那么‘零时合同工’就很有必要。”一名博物馆游客服务部经理说:“如果处理得好,博物馆与‘零时合同工’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信任,‘零时合同工’还能让博物馆起死回生。”

然而,英国公共及商业服务工会发言人表示:“大部分雇员之所以会接受‘零时工合同’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零时工合同’对雇主有利,很可能导致剥削和违反就业的行为发生。”英国政府也表示,将于近日就“零时工合同”一事展开正式讨论,反对者希望能通过立法的形式彻底禁止这种不公平的合同。

据悉,8月5日,英国人力资源协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英国有约100万受雇员工签的是有争议的“零时工合同”,远超之前官方承认的数字。“零时工合同”存在最多的行业是餐饮、连锁电影院、零售商店等服务业。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