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家“撒欢”的想法,在这次展览得到了不错的认同与收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因为展览新体制的启用,不再受到“面子”的影响,他们不再“端架子”,也不再受到展览对作品尺幅的限制,而完全是几十年艺术功力的一次集中淬炼,不少作品因而如久藏的美酒般温润厚重,让人回味。
在我们的印象中,近些年来很多艺术家的作品除了当年的成名作和成名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复制外,少有力作面世。我们对这些艺术家的认识,止步于“认人不认作品”的记忆中。我想,更多时候并不是艺术家缺少创造,而是当下的展览让他们丧失了原有的创造力,束缚了自己。
当下,美术展览铺天盖地,我们不缺展览;但严格意义上,我们又缺展览,缺少那些好的美术展览。展览永远不是一种形式,但今天,展览却带给了我们过于形式的感受,因此我们龃龉展览。
美术展览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人们认识美、欣赏美的途径。这本是一种从“上”出发,进而影响“下”的过程,但今天,这种本应是“上行下效”的模式,却遭到了质疑——艺术家一方面期望展览,另一方面自身的创作又受到展览的制约,不得已而为之;观众一方面期望展览,另一方面却又在质疑它们的千篇一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美术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术展览作为美术事业的展示形态,具有代表性。面对着展览这块“奶酪”,如何推陈出新,总在说,却又总不做,谁都不肯去动这块“奶酪”。“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领风气之先,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