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陈逸飞艺术展"让人再次关注私人藏品 如何用好这项资源?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4-16 01:13:44 | 文章来源: 文汇报

上海美术馆从今天至5月9日举办“陈逸飞艺术展”。陈逸飞作品大多流通于市场,分散在不同藏家手上,所以本次展览90%以上的展品来自私人收藏者。

也在上海美术馆,去年年底举办了“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78件展品都是上海女收藏家王薇的私人藏品,其中包括价值795.2万元的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4043.2万元的陈逸飞的《踱步》等。据透露,这批藏品按买进时的价格计算,总价值超过2亿人民币;而它们仅是王薇收藏中的一部分,她拥有“红色经典”题材画作140多幅,不少重量级作品甚至是国家美术馆的收藏空白。

这两个展览让人关注一个新议题:随着民间收藏迅速发展,私人藏品越来越多且越来越精,如何用好这项资源弥补公共收藏的不足?

公共美术馆资源有限

中国美术馆学术一部主任陈履生告诉记者,在我国,公共美术馆拥有的藏品资源有限。即使是中国美术馆,因为1963年才开馆,针对1949至1963年间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的美术作品,始终未能建立起完整的收藏。比如“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展出的戴泽的《和平签名》,是上世纪50年代最有影响的美术代表作之一,它表现50年代初全国群众广泛参与的“和平签名运动”,生动反映经历过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曾代表中国送往当时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展出,并曾是这些国家教科书上的插图。但类似的不少重要作品,中国美术馆未能收藏。

陈履生介绍了另一个情况,听来耐人寻味:“现在民间收藏的好些美术作品,过去曾是美术馆藏品。‘文革’结束后,国家美术馆等相继清理了一批‘文革’时期的作品,它们或由收藏单位退还给作者,或由作者主动索取领回。如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曾藏于中国美术馆,1982年它由中国美术馆、黑龙江省美协逐级退还给画家,多年后到了王薇手上。

“公私合作”是一种趋势

陈履生说,现在世界艺术收藏已进入多元化时代,私人收藏与公共收藏并存且互补,与私人藏家合作办展览成为国内外很多公共美术馆的“流行”。他举例说,美国亚洲协会美术馆于2008年9月举办了一个“艺术与中国革命”展,200余件展品几乎都是向中国和国外的私人藏家借的。这些作品占了这家美术馆整整三个楼层的展厅,创作时间为1949年至1970年代,类型包括油画、水墨画、雕刻、素描、艺术家写生、木版画、海报等。

借助公共美术馆的平台,私人收藏家也乐意让社会公众共享自己的“财富”。王薇告诉记者,她收藏第一幅“红色题材”作品是在2003年,在一个拍卖会上她看到了张洪祥的《艰苦岁月》,很意外―――“以前我以为它们都收藏在博物馆、美术馆里。买下之后,有个美国老太太通过朋友找到我,说要加20万买它。我想,为什么她愿意加钱买?你能买我也能买!”这个插曲,坚定了王薇收藏这类作品的决心,此后她就特别留意“红色经典”。几年下来,她和丈夫陆续收进了100多幅,很多藏品如今的价格已涨了五六倍。其中,他们6年前以72万元买进的吴冠中的《爱晚亭秋意》,现在有人出价3000万收购。但王薇说一件也不卖,只进不出。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他们想到自家的藏品可以办个主题展览,开始整理、拍照,一清点,好,已有140多件了!“一个人在家看藏品没味道,借美术馆做展览与大家分享,挺好!”

王薇夫妇正打算在浦东造一座私人博物馆,展出他们收藏的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房子已买下,面积达8000平方米。夫妇俩知道,这肯定需要大量投资,他们做好了亏损的准备;但为了可持续运营,他们也希望有关方面多加关心、给点支持。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国内最大私人藏品展 陈逸飞《踱步》自画背影图
· 经济学人杂志:中国私人藏家的崛起之路
· “红色经典”私人收藏可以补充国家收藏 策展人陈履生谈“红色经典”
· 顶级私人收藏及稀世珍品再次亮相香港佳士得
· 私人美术馆:多元艺术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