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失语,如今成了指责批评的口头禅,仿佛中国的批评家统统是白痴。什么是失语?汉语所说的失语又叫失言,指说错了话、说了不该说的话或自相矛盾的话。所谓批评失语,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它不属于学术问题。医学界也有失语这个术语,指病人突然不会说话的状态,即失语症的表现。批评家是惯于动脑动嘴的角色,至死都不大可能患老年痴呆症,批评界至今也没出现这样的人物。
八五时期号称批评家的时代,当时正面评价新潮美术的中青年批评家,全国只有三十多人,但却形成了强大声势,使中国美术界的舆论为之一变。当今纸质专业媒体迅猛发展,批评家几乎遍布中国各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写手,能力同新潮时期的风云人物可以相提并论。他们不断在撰写文章,制约着美术的走向。近年来活跃在各地的美术网站,使得网民差不多都成了美术批评家。这两股力量的存在,无法支持批评失语的说法。
所谓批评失语,是说揭露时弊又能引起轰动的文章很少了甚至没有了吗?没有引起轰动的文章,是受众心智成熟的表现,批评转型的征兆,值得庆幸而不是相反。只有刊物与网站编辑才焦虑这个问题,因为没有轰动一时的文章,刊物的发行量和网站的点击率肯定会受影响。当年李小山指名道姓地批了几位权威画家,措词不算尖刻,但却引起美术界的轰动和持久的争论,《江苏画刊》也随之一鸣惊人。如今你即便在展览馆把某个权威当场骂了甚至毙了,也不会有那么强烈而长久的反响。批评家的声音变得微弱,不是他们无能而是二十多年来批评界不断努力的结果,表明美术界整体素质在提高。比当年李小山厉害许多、专说狠话的骂派文字在网络上比比皆是,多数网民的反应都是不动声色。
美术界、艺术界、文化界确实有不少该骂的对象和现象,不过在人类正在走向自由和自主的当今世界,20世纪流行的这种方式将会变成批评的异态而不会成为批评的常态,因为它的效果适得其反,容易把事情弄僵。如果成为常态,批评者的信念就会蜕变为处事风格而难免坠入魔道。这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中国批评家应当警醒的事。如果批评者和被批评都能提高涵养,引起轰动的文章自然会越来越少。
据评论家曹顺庆声称,他在1995年率先提出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失语症”。2000年,南京外语学院从丛教授发表文章,指出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不能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当西方同行向他们询问中国传统文化时,无言以对。据此他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其实这在20世纪中晚期中国知识界的各个领域都有表现。20世纪的中国学者,论文开篇,酷爱引用某个洋人的语录,然后才敢讲话。这种自我阉割的太监文化致使中国人认为很多汉语古词都是外来语,比如上帝、同志、元旦、革命等。革命见于《周易》,上帝见于《尚书》,元旦、同志都不晚于六朝。据《新民晚报》2007年10月28日报道:重庆女孩月月在父母的训练下,6岁就能不同程度地使用中、英、法、日四门语言,平日说话时多国语言混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