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于古为新 书之正道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6-22 14:39:00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张舟

一、五体的标准时代

中国书法自诞生以来,逐渐演变为篆、隶、草、楷、行五种成熟书体。而各书体又在不同的时代分别达到鼎盛时期。总而言之,概有秦篆、汉隶、晋草、唐楷、宋行,我们姑且称之为“五体的标准时代”。各时期又分别有自己的核心代表书家和作品。秦代李斯的小篆、汉代隶书诸碑、晋代以二王为代表的草书,唐代以欧、虞、褚、颜、柳为代表的楷书,宋代苏黄米蔡为代表的行书,均达到了各个时期的顶峰,几为定评。当然这样的提法,只是为了便于说明不同历史时期书风的基本特色,其实除上述诸家外,尚有不少杰出之作,如战国时期的石鼓文,博深高远,清雅脱俗,是历代称许的籀文典范。张芝、史游、皇象的章草,殊为杰出,然姑且视为过渡性书体,兹不列论。西汉五凤刻石与居延、武威、甘谷等地汉简,书格甚高,然或因字数较少,或出土较晚,影响是否可及上述五种,未有定评,俟来者论之。另魏之锺繇、隋之智永,及元之赵、明之董,清代篆隶诸大家,等等,蔚然大观,但因其处于书体沿革之未成熟阶段,或因其书守正有余而风格不足;或其时代书风之总体风格与前朝相比,难为准则,如元明诸家比之晋、宋,清代篆隶比之秦汉,终有不及,故不列为标准。

上述书法之标准时代一旦经历时代的检验,即定格为各体书法之正宗,其代表书家或作品即应视为圣典。李斯为小篆之圣,汉碑为隶之圣,王羲之兼楷行草之极则,历称“书圣”,此称非之莫属,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草书和行书。唐代诸家,瓣香二王,分呈异彩,共为成熟楷书之典范。宋代诸家,尚意抒情,风格突出,较之晋代,行笔更加便捷,可共为行书之准则。此外,石鼓为金文之宗,张芝为章草之祖,且不论之。以上诸称,历代推重,庶为定评。唯唐宋诸家,分而言之,似不足列为圣典,不足为右军伯仲,然楷书至唐尤其繁盛,行书宋人更为便捷,分则小劣,合则多优,何妨以今日之“歌唱组合”喻之,实为不乏其妙。至晋代正草隶篆行诸体皆已形成,右军一出,雄冠古今,加之历代推崇,遂成为百代不易的书法正宗鼻祖。虽然也有“亦恨右军无臣法”的感慨,但王羲之在书坛的圣典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不能动摇。自兹以降,数千百年,学书必称二王,违之则成另类。风气流传,至今未衰,个中缘故,请细述之。

二、“二王”书风成为正宗的道德背景和文化根源

总而言之,篆隶为秦汉为宗,此外诸体皆以二王为宗。然流觞所致,在唐为楷则,在宋为行则,究其根源,犹为二王血脉,正如米芾所言,“草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余为行、楷皆然,格调同样以晋为高。

王右军兼擅诸体,陶熔古今,创今草简约流便之风气,涵盖天下。究其缘由,约略有三:一是时势使然。从当时的环境看,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哲学、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社会动荡,各种哲学思想的冲突与调和,使得艺术家的生命意识和自我觉醒思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几百年间是精神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里面的美与丑,高贵与残忍,圣洁与恶魔,两样发挥到了极致。”①托尔斯泰说:感染愈强烈,则艺术越上乘。”所谓的魏晋风流,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潇洒风流,更有其内心释放的激烈感受和哀伤的一面。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有一段话: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曲水流觞的游乐之际,身为书圣的王羲之发出如此感慨,可见其内心深处的哀愁和痛苦。魏晋风流是有其沉重的一面的。王羲之的书法表现出的情感和生命意识的强烈程度,其体现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是历代书家所不能比拟的。另外,从书法发展的本身看,自秦汉而魏晋,书法各体经多年孕育而呈瓜熟蒂落之抛,书风由质而妍,由繁而简,由敛而纵,当此风云际会之秋,右军应运而生,特立独出,而为宗范。二是人品使然。古人云:右军人品高迈,故书入神品。孙过庭称:右军位重才高,调清词雅,声尘未泯,翰椟仍存……代多称习,良可据为宗匠。”王羲之的人品,从史料可知:出身望族,草圣有传,见其气质高华,不落俗尘;少时假寐避祸,见其聪慧机警;治城劝谢,见其骨梗耿介;坦腹东床,见其不拘细行;屡征不就、墓誓归隐,见其志行高洁,不慕荣利;乐志山水,服食优游,见其质朴超迈;书经换鹅,见其纯真稚气,脱略尘俗。以上种种,集于一身,加之天资且高,用功弥勤,千年书圣,舍此何人?王羲之的品格,儒道合一,既有儒家的修齐治平,又有道家的超尘脱俗,最终以追求人品的正直和精神高度自由为归宿,岂不正是中国历代传统文人慕之不已、心向往之的境界?人品高峻至此,书法焉能不妙?三、中国传统文化使然。右军之书,既雄浑又超迈,既刚健又婀娜,既质朴又妩媚,超妙入神,变化万方,集众美于一身,集中体现了中国儒家哲学的“中庸”“中和”的审美观。

王羲之的书法极具中庸之美,正如诗的“发乎情,止乎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合乎不偏不易的中庸之道。“中国艺术的两大基本类型是阳刚和阴柔,儒家重阳刚之美,道家重阴柔之美”,儒道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孔子尚文而庄子尚质”。②右军书法兼具阴阳刚柔、张弛开合、质文纵敛的调合之美,不激不厉,风流儒雅,烂漫之极,复归平淡。正与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至深的儒、道两家思想文化背景相吻合。另外,右军之书,多为简札,属不经意而书,故能深得自然天成之妙。儒家以经邦济世为尚,“完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者方为博古通今的大儒,而诗赋书画仅为末流,扬雄所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书法之理亦然。胸无气质,刻意为之,则流于匠气。名家大儒,随意而书,遂成佳妙,而至不可复得。右军之兰亭禊帖,平原之祭侄文稿,东坡之寒食诗,皆属此类。这种不经意之妙,正是历代宗法者难以攀仰的风骨所在。四、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及历代权贵、文人墨客的极力尊崇,使之成为书法史上难以逾越的千年法则。其实,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古代书家被称为‘书圣’的有好几位,最后只有王羲之的书圣桂冠一直保持于不坠,这是有其客观历史原因的。宋齐年间,王氏声名沿未大噪,中间他的儿子王献之曾一度高出乃父。”③直到唐太宗李世民把王羲之的书法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详察古今,精研篆隶,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若斜而反直……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④

苏东坡《题二王书》云:“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说的是学书要下苦功,熟极乃善的道理,言虽不谬,但“书及羲献”,只不过是学得其法而已,或者说是东坡先生的良好愿望吧。其实羲献是高不可及的。受诸多条件制约,不管天资多高,功夫多深,二王的艺术成就是不可逾越的,这正如古希腊的文化成就高峰现代无法逾越一样。虽然王献之“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不过王献之的成就根源主要在于没有背离王羲之书法的风流蕴藉,而在风气上更加放纵一些,虽然影响至深,但比之王羲之,其不足之处正是在此,不及其父的中庸冲和之美。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现代书法”创作思维模式初探
· 将书法置于人文视野中——邱振中《书法》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 邱振中著《书法》读后记
· 书法:一种意蕴复杂的视觉图像
· 倾心打造中国文化的名片——记“翰墨颂歌 中国美术馆迎奥运书法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