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段培垚:批判.反思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21 08:54:49 | 文章来源: TOM美术同盟

基督教文化作为西方文明的渊源之一,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上帝普世博爱,超越万物的观念虚构了一个安稳平和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绝望时的安慰,幸福时的希望。“爱”这一个人情感经上帝之手化为博大。“对拯救的真诚渴望以及对博爱理想的神往,深深影响着西方艺术以崇高为主的审美追求”⑿当亚当和夏娃吃掉象征原罪的苹果时,人类获得了自由的意志,尽管当时受到了否定,但“基督教强调个体的人,强调他所有的言行都将受到审判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应负的责任”⒀反向来看其价值取向是个人本位的。人文主义中对“人”的价值,再思考也是宗教理想天国的现实回归。这一切毕竟是资产阶级怀抱中的宠儿,喝资产阶级乳汁,聆听资产阶级战斗的鼓乐而成长的“人”。“普遍人性”的口号中的“人”并不是完整的社会群体,只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圈内的特殊成分。人文主义中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碾碎了封建教会的绊脚石,从实质上讲:“个性自由”完全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私有制特征。在日后长时间的社会进程中,西方社会经济科技愈加发达,个人物质控制欲也随之增长,“个性自由”演化为了无节制的权力意志。精神世界已经无法填充膨胀的人类私欲,极度自由所带来的西方后现代艺术行为正是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产物。艺术宗教般的虔诚肃穆所带来的人类心灵之净土,在极度的狂欢放纵中散去。“精神从前是上帝,之后变成了人,如今变成了乌合之众”。⒁

从中西传统文化理念中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字眼——“人”。虽说对人本观念的阐释和所出现的社会背景存在差异,但立足点却与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人道主义”不谋而合。人是社会中的分子,人的生存活动体现着社会的进程,人的意识形态也同样体现着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因此,也可以说,对人的关注与思考,也就等同于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处于西方后现代语境影响下的中国当代人群,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之间,在不得已或情非得已之间接受西方传播的各式各样新奇、刺激性娱乐文化,本想通过放纵性的消遣缓和高速运转的生存压力,却引发了精神焦虑,并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心里依附。这种焦虑感和物质欲望膨胀下的权力意识都是源于现代物质经济时代生存欲望和生存压力下人们精神世界的匮乏。在现代人的眼中,已经没有了神圣可言,即使是在宗教气息浓厚的西方,神秘和威严被纵情的狂欢打破。后现代艺术中个人主义极致的张扬,充其量只是同一人群的缩影,所创造出的艺术语言不是宁静、而是狂躁;不是永恒而是瞬间意义上情绪的爆破;不是和谐而是无理智的反叛冲动。

历史是发展中的历史,承认客观现实是勇敢的,“没有不变的事实,因此也不会有一成不变的真理”。艺术,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这一反映现实的“镜子”在照相技术炉火纯青的后工业社会,仅仅做到反映现实依旧充当自然的“模仿者”注定是要走向衰竭的。作为创作者,作为绘画表现的主体,作为人,作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人,其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决定了艺术现实与精神现实的双重构建。即,客观存在依旧作为艺术表现的客体,由艺术表现的主体的艺术家融合自身审美情趣、文化修养、道德观念和灵魂深处“精神至上”的社会使命感,并借助相应的创作载体、有节制有目的的形式创新,开掘出具有一定审美趣味的、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大众共鸣和反思、紧扣时代脉搏的、关照人生、关照人性、关照灵魂的艺术作品。进而间接地影响审美群体的精神世界观。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 李醒尘:《西方美术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二版,第18页

【3】 《中西审美文化研究》第251页

【4】 邢延岭:《中国绘画的殖民与后殖民性问题研究》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5】 《辞海》1999年缩印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6】 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原载文艺月刊1943年第五期

【7】 谢赫:《古画品录.序》,南北朝齐

【8】 扬大年:《中国历代画论彩英.芥周学画编卷二.山水.立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9】 《辞海》1999年缩印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45页

【11】《中西审美文化研究》,第406页

【12】同上第410页雅昌艺术博客6U(^${%W._k

【13】海伦.加德纳 《宗教与文学》,第17页

【14】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谈和写》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关于“美术高考”的几点思考
· 非当代者:不要幸灾乐祸
· 孙振华:面对灾难,艺术何为?艺术家何为?
· 照相写实主义的创作资源
·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