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段培垚:批判.反思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21 08:54:49 | 文章来源: TOM美术同盟

而随后的85新潮的美术运动,使中国美术迎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全国各地美术群体犹如雨后春笋。他们试图用青春的激情成就一个新的艺术现实。艺术是源于生活的,当我们把审视的眼光投向现实,不禁感知到无边的惶恐。“艺术家的意识是受社会大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限制,这种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代是任何单个艺术家不能逆转的。”④在经济体制刚刚步入起跑线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潮美术”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美术的造型语言、形式概念的反叛;“对西方后现代美术的接受与变形”;甚至是对西方后工业环境所滋养的反传统、反道德、个人主义颓废观的吸纳。在名曰“新潮美术检阅”的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上:乱麻绳、腐蚀得医用橡皮手套、类似猪场的胶皮管、洋人名片、毛泽东像、破布头、充气的避孕套等等,被作为新兴艺术媒介进驻中国美术馆。“这些艺术家们庄严地进行着一系列被评论家称为‘显示出强烈的求异性、超前性、反叛性、实验性、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创作’被评论家读解为一种世纪末的精神幻灭,现存文化的精神本质。”这的确是一个“充气主义的宣言”。在一个现存的时代浴盆中溢满了泡沫。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已经逐渐泯灭了艺术的界限。艺术行为化的理论也来源于此,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物质社会的本性趋于明显——人类的生存本能在无意识中促使了对抗、破坏、发泄……个人主义的滋生。如果说对道德的反抗与破坏是为了冲破所谓的“枷锁”,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推论:希特勒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呢?

何谓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在“先锋主义”、“颓废主义”、“实验派”和各种文学艺术流派名称之下兴起和汇合的一场文艺运动、思潮、派别的总称。其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反应西方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自我之间的畸形的异化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变态心理、悲观情绪和虚无意识。反对理性的压抑,重视直觉与潜意识活动的作用,要求深入探求精神活动的奥秘,而不满足与浮面的描述。其艺术特征表现为格外重视表现方法(技巧)和注重表现形式;作家发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内心世界,追求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的描述。”⑤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深入精神”的活动,是后工业条件下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纯粹个人主义的崇拜与释放。85新潮以及所延续至今的“现代主义”美术,仅仅是对某些敏感词汇的片面理解。他们没有分析西方现代主义产生的客观环境——西方文艺复兴至后工业社会的社会生活与人们思想追求的异化,也没有分析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与人们的思想追求。众多以现代艺术为旗帜的“先锋艺术家”只注重所谓的“先锋”二字,盲目标新立异,以强化畸形、变态、色欲、体现自我的创新意识,美其名曰:深入了精神领域。其创作态度和人生观念本身就是肮脏的,表面的,以轻浮和纵欲营造艺术生命所谓的“光环”。无疑这对于盲目跟风,以享乐为其本欲的大众而言,本身就是潜意识的审美诱导。

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无论是古典主义还是印象派;无论是表现人物还是再现风情,一切的技法与形式都是为了表现精神目的。当代绘画艺术流派在后现代“生活艺术化、艺术行为化”的催使下,确实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此造成的鱼龙混杂的局面也应是预料之中。“85新潮”作为我国美术界变革图新的一次尝试,我们在肯定其历史意义的同时,也应冷静思考。西方后工业社会滋生下的后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期而遇,营造了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纷杂的“熔炉”。肩负文化“急先锋”的绘画,不可避免地在种种思潮的混战局面中左右悬浮。是后现代艺术渗透生活对大众产生负面影响,还是后现代生活萌发的新审美观决定了当代绘画艺术思潮的取向?一段艺术史是一段精神文化的发展史,也是一段社会变革史。难以想象,这样急速的演绎不会导致艺术的畸形;更难以想象,在这样畸形的文化状态下,作为创造的文化人,作为被动的地位的审美主体该会有怎样的一个精神状态。

20世纪九十年代,画坛流派纷呈:将不知其所云的称之为“意象主义”;将唯恐别人看懂自抬身价的称之为“形式主义”;将所谓牛鬼蛇神视之为“表现主义”;急功近利有伤风化的美其名曰“行为艺术”......如此多的种种主义,麻痹着当代被后现代思潮所歧义的一部分群体,迷醉享乐、虚荣、泡沫般的精神世界。艺术将被物欲横流的世界所诱导,丧失了艺术本身对于社会,对于美的原本定义。是追寻传统,在现实中充当“镜子”的角色;还是夸大自我泥沼,为满足所谓“大众消费”一时之需充当自欺欺人的文化骗子?在这一中国文化的后现代时期,绘画所呈现的多元化,诱导众多的先锋艺术家迫不及待的想在潮流中寻得一叶扁舟。可这种纯粹的个人主义的不成熟的形式没有坚实的实践根基。我们不妨说没有历史的思考就没有散射。大家也许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小孩子往往吸收的快可也流失的快。直接以形取形、以画摹画、以意仿意,难免陷入小儿接受事物之困境——认识导入盲区的偏失化与表面化。单纯的形式追求势必造成东施效颦,致使大众审美意识混乱,画家审美理想各持一论,门派争斗,公辩婆说,干戈寥落,在没有根基的空泛争斗中,精英艺术束之高阁,成为表面受崇拜实质被冷落的“陈皇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关于“美术高考”的几点思考
· 非当代者:不要幸灾乐祸
· 孙振华:面对灾难,艺术何为?艺术家何为?
· 照相写实主义的创作资源
·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