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艺·生活专题库 > 威尼斯双年展

卡塞尔文献展50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8-17 17:57:08 | 文章来源: 大都市
 

  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对于当代艺术的意义,可以用“奥斯卡”来形容,它与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立为世界三大艺术展。诞生于1955年,该文献展5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成功推出了11届,真实地见证了欧洲的艺术历程。作为先锋艺术的实验现场,卡塞尔文献展已不仅仅属于德国,它已经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坐标,是西方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西方社会的时代镜像。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在经济上也在文化上与国际社会有了广泛的交流。卡塞尔文献展自然也引起了中国艺术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国内,理论家们对文献展纷纷著文分析评价,媒体也进行了极其广泛与深入的报道,卡塞尔文献展对中国直接间接地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举办的卡塞尔文献展50年展览回顾,以视觉形式展示过去11届文献展的文本、图片和宣传材料。是对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卡塞尔文献展的回顾和总结,也是一个了解德国文化及艺术发展的良好机会。

  思考一

  普通观众是否能看懂?

  连重庆美术馆馆长冯斌都表示:“有很多东西我都看不懂”。他认为“对普通观众来说,有两个壁垒:其一,历届卡塞尔文献展本身选择的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前卫艺术的代表作,甚至表现手段上都前卫而‘离奇’,其中很多都引起广泛争议。越是前卫的东西,就越是充满无限阐释的可能,没有定论,谁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其二,如果对当代艺术史和各种艺术思潮没有一定的了解,那就等于到此一游看个稀奇罢了。”

  在此,无论是看稀奇热闹也好,看门道学术也罢,总的来讲,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文化需求同贫瘠的艺术普及教育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渐升温。虽然一年365天,艺术馆以及画廊的各类展览依旧如火如荼地举办着,参观者来自五湖四海,络绎不绝,纵观几个展览现场,面孔也就这几张。双年展的规模虽然空前盛大,观众蜂拥而至,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个中是去看门道还是看热闹的也只有天知地知自己心里知了。

  看来艺术普及教育,势在必行。

  视点一

  纯正的德国风味

  2007年了,原汁原味的东西似乎不那么被人们所接受,连KFC都搞“本土化”策略。不过艺术就应该有那么点与众不同吧。卡塞尔文献展50年,作为国际顶级的艺术大展,由德国专派的布展工作人员将与艺术馆工作人员一起投入展览作品的布置。11个空间和内部布局都按照德方的要求进行,对材料、尺寸和涂料等德国方面都有要求。除了因展场不同,11个空间的排列有所不同外,此次展览与先前在西班牙等国家地区的展览视觉效果是一样的。德国人把卡塞尔文献展当作自己最重要的对外文化名片,到世界各国巡展。在他们看来,这是对本国文化形象的推广,他们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卡塞尔,了解德国文化。这不由得让人有些艳羡。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够有这样一张响当当的对外文化名片呢?放眼现在的艺术市场,小部分艺术家为了迎合买家的口味而“异化”的现象就像一颗毒瘤在滋生着。名利场上的诱惑使得艺术变了味儿,不但局限了艺术家的发展,也给整个艺术市场带来的消极的影响不禁令人扼腕。

  原汁原味,有时候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1   2   下一页  


与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博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