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艺·生活专题库 > 威尼斯双年展

卡塞尔文献展50周年回顾展之思考与视点06月03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8-17 17:58:37 | 文章来源: tom

  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对于当代艺术的意义,可以用“奥斯卡”来形容,它与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立为世界三大艺术展。诞生于1955年,该文献展5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成功推出了11届,真实地见证了欧洲的艺术历程。作为先锋艺术的实验现场,卡塞尔文献展已不仅仅属于德国,它已经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坐标,是西方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西方社会的时代镜像。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在经济上也在文化上与国际社会有了广泛的交流。卡塞尔文献展自然也引起了中国艺术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国内,理论家们对文献展纷纷著文分析评价,媒体也进行了极其广泛与深入的报道,卡塞尔文献展对中国直接间接地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举办的卡塞尔文献展50年展览回顾,以视觉形式展示过去11届文献展的文本、图片和宣传材料。是对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卡塞尔文献展的回顾和总结,也是一个了解德国文化及艺术发展的良好机会。

  【思考】一:普通观众是否能看懂?

  重庆美术馆馆长冯斌表示:“有很多东西我都看不懂”。他认为“对普通观众来说,有2个壁垒:其一,历届卡塞尔文献展本身选择的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前卫艺术的代表作,甚至表现手段上都前卫而‘离奇’,其中很多都引起广泛争议。越是前卫的东西,就越是充满无限阐释的可能,没有定论,谁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其二,如果对当代艺术史和各种艺术思潮没有一定的了解,那就等于到此一游看个稀奇罢了。”在此,无论是看稀奇热闹也好,看门道学术也罢,总的来讲,市民们日益增长的艺术文化需求同贫瘠的艺术普及教育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渐升温。虽然一年365天,艺术馆以及画廊的各类展览依旧如火如荼地举办着,参观者来自五湖四海,络绎不绝,纵观几个展览现场,面孔也就这几张。双年展的规模虽然空前盛大,市民蜂拥而至,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各种是去看门道还是看热闹的也只有天知地知市民心里知了。

  艺术普及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采访对象:艺术教育工作者、艺术馆教育部)

  【视点】二:纯正的德国风味

  2007年了,原汁原味的东西似乎不那么被人们所接受,连KFC都搞“本土化”策略。不过艺术就应该有那么点与众不同吧。卡塞尔文献展50年,作为国际顶级的艺术大展,将由德国专派的布展工作人员将与证大现代艺术馆工作人员一起投入展览作品的布置。11个空间和内部布局都按照德方的要求进行,对材料、尺寸和涂料等德国方面都有要求。除了因展场不同,11个空间的排列有所不同外,此次展览与先前在西班牙等国家地区的展览视觉效果是一样的。德国人把卡塞尔文献展当作自己最重要的对外文化名片,到世界各国巡展。在他们看来,这是对本国文化形象的推广,他们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卡塞尔,了解德国文化。这不由得让人有些艳羡。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够有这样一张响当当的对外文化名片呢?放眼现在的艺术市场,小部分艺术家为了迎合买家的口味而“异化”的现象就像一根毒瘤在滋生着。名利场上的诱惑使得艺术变了味儿,不但局限了艺术家的发展,也给整个艺术市场带来的消极的影响不禁令人扼腕。

  原汁原味,有时候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参考采访对象:卡塞尔文献展50周年回顾展策展人)

  【思考】三:中国的“卡塞尔展”在哪里?

  为什么中国人要来看德国人的展览?

  的确为什么要来看别人的展览呢?都说卡塞尔文献展是超越了艺术本身的展览,是战后德国艺术界十年空白期后的第一次国际性的艺术活动。它重塑了德国人的形象,是德国在背离人类逆动二十年来的一次知性回归,同时还标明他们仍然是国际大家庭如此重要的一员……外界的种种赞美多少让我们不仅仅对卡塞尔文献展充满了好奇。中国,从某种历史角度来讲,和德国有那么点相似。如今,艺术更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蓬勃发展,或许我们的顶级策展人们也能够开始酝酿一个属于中国的大展,在国际舞台上巡回展出,也让那些外国人来看看咱中国的文化。

  中国的“卡塞尔展”在哪里?中国的“卡塞尔展”什么时候能够出现?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需要什么样的背景才能成就自己的“卡塞尔展”?世界艺术三大展,巴西还占了一个,无论国力、对外的开放程度,中国都不比巴西差,巴西能,中国为什么不能?这些问题,或许不仅仅是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

  (参考采访对象:艺术馆领导、艺术家、政府主管文化艺术的部门)

  【视点】四:中国艺术家与卡塞尔

  在提倡全球多元文化艺术观的今天, 从邀请艺术家名单的选配,可以看出当今所谓的中心与边缘、大师与新秀、白皮肤与有色皮肤、男性与女性,均衡拼凑成的一个全球艺术面貌。从2002年第十一届文献展参展艺术家名单的分析来看,以艺术家的文化出身而言,展出的118位(组)艺术家中有40多位(超过1/3),来自所谓的“第三世界”:16位来自非洲大陆、12位来自拉丁美洲、19位来自亚、澳与中东地区。若加上近十位来自东欧的艺术家,那么,长久以来遭主流体制漠视,属于所谓“边陲”地区的艺术家的数量则与出身西欧和北美文化体系的艺术家数量旗鼓相当了,文献展不再只是欧美艺术家的专场了。中国艺术家的影子也曾出现在卡塞尔,其中北京的冯梦波携他的CD-ROM作品《我的私人照相簿》和上海的杨福东携他的影像作品《陌生天堂》参加了2002年卡塞尔文献展。冯梦波已是连续第二届参加文献展的中国艺术家了。

  2007年,上海艺术家施勇将针对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做一个题为《2007年,卡塞尔没有文献展》的作品。这是一个艺术家关于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的测试计划

  在如今这个到处都是双年展,到处都是全球性艺术展事,到处都有策展人、艺术家、艺术机构、基金会、画廊、收藏机构及公众,每天象赶场子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奔走的这个飞速旋转的艺术世界里,艺术是否真的应该停下来,作一次休息了?被我们视为非常重要的卡塞尔文献展是否应该率先做个样板,休息一次?让艺术家休息,让策展人休息,让批评家休息,让公众休息,让艺术机构休息,让艺术基金会休息,让赞助机构休息,让画廊休息……

  (参考采访对象:参展艺术家)

  【视点】五:“文献展50年”巡回展为何选择中国,选择上海,选择证大?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在经济上也在文化上与国际社会有了广泛的交流。卡塞尔文献展的国际策划班子把视野关注到了所谓的“第三世界”艺术形态,尽可能地把各国家地区的艺术状态和流派纳入展览计划,文献展不再只是欧洲人自己家园里面的展览,它将通过对话体现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回看中国的艺术家,他们对卡塞尔文献展也有着极大兴趣,特别是2002年第11届文献展,许多海内外中国艺术家、批评家和爱好者都远渡重洋去现场观看,艺术模糊了国界,促进了各国的交流。

  《文献展50年-移动中的档案馆》展览组织委员会决定专门在中国举办巡回展,选择上海作为很重要的一站,是基于各方面深思熟虑的。纵观上海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大都市,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有新的展览在开幕,艺术已经很自然地融入到了上海人的生活当中。

  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作为一个现代化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平台,在寻求中国本土文化的当代性建设的同时,有义务积极参与国际当代文化艺术的建设和交流,把好的展览引进到中国,到上海,普及艺术教育成了现今艺术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证大现代艺术馆工作人员从馆长到下面的普通员工都深感有一种历史责任感,需尽最大的努力把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参考采访对象:证大现代艺术馆、卡塞尔文献展50周年回顾展策展人)

  【思考】六:对未来文献展览的设想

  在新媒体、各种媒介手段、网络传播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未来文献展览将以何种方式呈现?

  它可以一改传统的艺术馆或者某种艺术机构集中呈现的方式, 文献资料亦不必再需要这样的巨大展览场地和费用,而是在一间办公室里通过因特网来传播和展示,每个人都可以在家里,在办公室里,在咖啡厅里,只要在电脑屏幕前通过网络就可以慢慢享用这些艺术文献,而不是象现在这样用看画展的时间来对待这些无论从时间和数量上都属于“艺术文献”的庞然大物,,这样不但节省了折腾在来回艺术馆路上的时间,在另一种程度上也扩大了文献展的受众群体,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使得文献展得以更好的延伸和推广。这也可以成为未来文献展览的一个发展目标

与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博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