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

CAFA雕塑系邀荷兰艺术家汉克·维希学术交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5-30 11:35:14 | 文章来源: cafa

2014年5月4日至30日,荷兰的艺术家汉克·维希(Henk Visch)应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隋建国教授之邀,来CAFA雕塑系开展为期四周的学术交流工作坊。汉克·维希是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的教授,他还带着该院校的15名学生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交流学习。另外,在课程开始前,汉克·维希还开展了一个精彩的讲座“Thingking of sculpture(关于雕塑的思考)”。

此次交流工作坊由汉克·维希和雕塑系教师于凡共同教学,主要面对雕塑系第三工作室的四年级学生,也有部分第四工作室的学生和研究生参加。于凡教授表示,雕塑系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短期工作坊,是为活跃雕塑系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

在前两周的课程中,主要是中德两国的学生介绍作品,展示各自的作品图片,进行共同交流、创作并展览。从中看出两种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艺术的表现上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他们在一起切磋完成创作,不拘于形式,交流思想与观点。学习之余,学生们一起赴故宫、长城、明十三陵游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了友谊,其艺术思维也得到砥砺,变得更加开阔。

在后两周的课程中,在汉克·维希的引导下,开展了题为“空间身份的介入”的课程,他们打算重新“打造”雕塑系的一层大厅。汉克·维希认为,既然通过标示、摆放的物体和相关信息能够辨识空间的身份,那么也可以改变空间的物件使其得到新的性质和身份。雕塑系20名学生在两周的课程学习中,与汉克·维希不断交流展览形式和展出作品,并定于6月2日展出他们的集体创作。

汉克·维希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他并不是教师的角色,而是艺术家,他希望能与学生平等交流,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作为一个引导者,汉克·维希认为学生们富有聪明才智,而他掌握的知识并不比学生多,只是经验丰富而已,他希望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另外,他相信团队的力量,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灵感,以及相互促进和成长。

2004年,汉克·维希第一次来到北京,之后十多年陆续到访中国。他一共有三件作品留在中国,分别保存在奥林匹克公园、大同中国雕塑博物馆以及清华大学。在他对华的印象中,最诧异的是中国人对奢侈品的热衷。他认为欧洲人对奢侈品并不热衷,而是希望和他人分享,因为在欧洲人的观念中,财富不能自己独享,应该捐出去回馈社会,而中国人特别强调自我意识和身份。此外,中国人还把艺术品当做奢侈品,而在汉克·维希看来,艺术品不是个人拥有来彰显身份的,而是人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关于汉克·维希 汉克·维希(Henk Visch),荷兰雕塑艺术家, 图形艺术家和插画家。1950年出生于Eindhoven埃因霍温(荷兰南部城市),曾代表荷兰在威尼斯双年展参展。30岁之前,汉克·维希一直从事街头表演,是一种纯粹娱乐性的表演艺术,他像一个嬉皮士般过着自由自在的随性生活。30岁后,他立志成为雕塑家。

在汉克·维希的创作理念中,他非常看重“记忆”的概念,特别提到了对Memory(记忆)的保存,以及记忆唤起的机制。在他看来,脑海中的素材都是记忆的载体,在面对新的情境时,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情境找到一些相似之处。他认为记忆可以储藏在雕塑中。此外,他认为在创作中,作品本身与对象是否相似并不重要,作品可以被赋予多重含义。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有责任去观看这个世界,并且将自身以及创作与世界联系起来。汉克·维希的艺术包含了孩童般天真烂漫的气质,同时又反映出对于社会以及人性,还有记忆的深层次思考。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