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

何水法:“艺考”的“理性回归”之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3-06 09:25:05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曲折的“艺考”改革路

当然考试内容的改革仅仅是“艺考”改革万里长征路上的第一步,未来的改革之路依然很漫长。除了艺术考试本身具有的问题之外,其外在因素的限制更是需要长期的呼吁。例如,艺术这件本应是强调自由、创造力的学科,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开始沾染上了浓厚的行政色彩,艺术考试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等更专业化的考试中,艺术创作的优秀与否并非占有权威性,导师与学生因为政治、英语的限制擦肩的案例已经数不胜数。

何水法也遭遇过同样的事情,所以他将这项改革也作为今年的一项提案:希望艺术学院的院校考试中某些专业外语分数限制要适当降低。“我在招研究生时就遇到这样的例子,有一年看到一个学生画的还不错,但外语差了一分没有被录取,第二年依然是英语差了一分,又没有考上。所以,在招生考试时,往往就会遇到这种情况,外语好的画的不好,画的好的外语不好,其实对于我来说,宁愿招收画的不错的学生,外语差一点也没关系。”

但是何水法也坦言,在当下的社会中,中外交流频繁起来,自己这项提案并非是针对所有专业的考试,例如医学专业对外交流是必要的,所以要求英语,这项提案只是针对艺术院校的部分专业,例如中国画专业,“我觉得只要能够简单沟通就可以了,我们应该把外语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要求学生样样精通。”

如果说十年前陈丹青的辞职是一个线索,那如今是需要正式面对招生体制的弊病,相对于大部分导师们,任教于清华美院的韩美林先生要幸运很多,2012年他在清华美院招收的一名博士生就在不考英语的情况下破格录取,这在中国是第一例,他说:“争取的过程实在曲折,都向文化部、教育部及上面的领导反映了情况。”他表示,希望自己的尝试能够引起其他老师及院校效仿。

总结近些年来的艺术考试制度,由“升学”为理由而造成的“艺考热”让这个体系之下产生了诸多弊端,不少专家近些年来不断呼吁大众面对“艺术升学”应该理性选择,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也说过,如果不热爱艺术,选择艺考可能给自己带来一生的痛苦。如果大众和考生能够“回归理性”,那么艺考的改革之路也会少一些曲折。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