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国画学专业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墨竹图题诗》
自古书画不分家,书法专业得以“扶正”,仙及国画(中国画的简称)学专业。学习国画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职业,例如艺术家、画家、设计师,教师等。
绘画有东方画系和西方画系之分。东方绘画以国画为代表,偏重写意传神和线条造型。关于国画的起源,新编《三字经》概括说:“中国画,起源古,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一途。”国画是在中华民族的怀抱里土生土长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里自成一派;象形字奠定国画的基础,因此要学好国画,务必要领悟古人创造的象形字的神韵;而自古书画同出一源,不了解文章诗辞,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一定的书法功底,也很难学好国画。我们可从未听说有哪个人画完画了,诗文不行,而跑去请人家来给他提写的。
目前,除了纯美术学院外,许多综合性大学也开设了国画专业。美术学院的方向区分越来越细,一些综合性大学则利用人文学科齐全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和绘画创作能力,两者各有所长,可谓花开正旺。不过,鲜花虽美却也不是人人能采,作为书法专业的好姊妹,要成为花儿一样的“美娇娘”也逃不过临摹和创作这两“公婆”的挑剔眼光。且看浙江大学美术专业中国画方向的关口:人物、山水、花鸟你可挑最拿手的一样进行命题创作,同时还要对“公婆”眼中的“儿媳”范本进行临摹。再看中国美术学院,山水方向考树石基础、书法、创作;人物方向考素描速写、创作;花鸟方向考写生、书法、创作。看来,“公婆”虽不同,择媳标准都差不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也可以依葫芦画瓢,专心应对了。
现在国画学专业的学生也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不过这也得看你选什么职业了,一个月一两千块的工资请你去中学当老师,另外自己在外面开培训班赚的外快不算,你不干,那你说没有就业压力,全天下有一个人相信才怪。真金白银如假包换的国画学专业人才即使不能自称派系,也应该能在研究机构、设计单位、新闻出版单位找到一席之地,或从事教学、研究,或搞设计、出版。有志去企事业单位或管理机构发展的同学,也同样能成为美工、广告策划、文秘、管理方面的美术专门人才。
为有源头活水来国学专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有“画意”,怎能少了“诗情”?当打出这一问号并自告奋勇出场的是国学专业时,大家一定有些疑惑。国学是什么样一个专业?国学分经、史、子、集四部,一直以来,国学总与文史哲专业挂钩,从这个层面上讲,国学已经基本上泛指中国文化,说国学就是说文学,说国学就是说历史学、哲学。现在你单独把国学拎出来开成一个专业,那是不是要把文学、历史、哲学开成它的二级学科?其实,这些分歧多是由于人们对概念的误导所导致,我们现在所谈所学的国学,主要是中国文化的源头经典,像我们曾接触亲密过的《论语》、《诗经》等,就是国学的必修科目。
学国学,不可闭门造车,也不能固步自封,国学之人必须能汲取外来之学说,而不忘民族之本位,中西兼通,而又以传统文化为其治学指归。说白了,就是还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这不,S.H.E不是在满街张扬“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吗?
目前,国内成立国学院或国学专业、国学研究院的高校还不多,要选择国学专业可把目光放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学校上。据报道,2007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已向有关部门正式提交设立国学学位申请,建议增设国学作为学科部类,把国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经学、子学、国史、国文、国艺、小学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边疆研究七个二级学科。国学能否“自立门户”,目前尚无定论,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势正好!
当然,说到国学这一亦新亦冷的专业,就业问题是被提得最多的。近看眼前,不难发现新浪、搜狐等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已经扩充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一些政府部门网站如中国网还专门开辟了国学版块,“国学博客圈”、“企业家国学班”、“上海孟母堂”、“武汉童学馆”,一浪高比一浪;远看海外,截至2007年9月底,全球已有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180所,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学人才的需求量可还相当大呢!最直接的体现是,人大国学院第一拨学生尚未毕业,国内不少网络文化公司和政府机关纷纷向这些学生抛来就业橄榄枝,北京育灵童科技公司甚至“包圆”接纳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前两届所有毕业生。从这些纷纷扰扰的信息中乍一看过去,国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算严峻,可是再仔细一分析,其就业渠道则稍显狭窄,除了在网站或企事业单位作文字工作外,或教老外学汉语,或教小孩子读经典,都是些内容比较枯燥、简单的工作。但话又说回来,哪个文科生不是万金油呢?让你整天泡在浩瀚的思想宝库里,除非你不学无术,只学到了当一个教书匠的本领,否则你若是学到国学的精神,写出一手锦绣好文,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那你这瓶特效万金油岂不是拈哪都润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