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当前大学艺术教育缺失严重大多成了摆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02 09:50:43 |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在倡扬文化自觉、自信,追求文化自强的当下,大学被赋予了更明确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艺术和艺术教育在肩负这一使命过程中应有更大担当,但是,由于目前高等艺术教育自我的缺失以及在大学教育中的缺位,导致对此呈现出多多少少的不适应症。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让艺术教育高扬人文精神,让人文与科学教育中多一点艺术的气息,应该是今日中国大学责无旁贷的担当。

在倡扬文化自觉、自信,追求文化自强的当下,大学被赋予了更明确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艺术和艺术教育在肩负这一使命过程中应有更大担当,但是,由于目前高等艺术教育自我的缺失以及在大学教育中的缺位,导致对此呈现出多多少少的不适应症。

人文知识使“手艺人”学者化

今天我们的专业艺术教育,以技术传授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影响至深,在师资及课程结构上,技术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人文学科的学术支撑和多学科的相互渗透显得不足。从发达国家艺术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技术技巧训练不再是最主要内容,思想、观念和艺术判断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的核心。检验艺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尺度不再是技术上的翻新,而是能敏锐而深刻地把握时代精神,并具有以新锐的思想评判社会、感受生活的能力,一种对本土文化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和与世界文化艺术对话的能力。也就是说,艺术形式创造、艺术表现能力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训练与培养,成为当今艺术教育不可缺失的内容。

事实上,无论中西,艺术发展都经历了从与制作技术混为一体的“技艺”向作为精神性生产的视觉文化的转换。这一转换在中国和西方尽管时序上有先后,但是都无可逆转地实现了。在中国,唐宋以降众多文人士大夫介入艺术创作,使得包括绘画在内的美术创作的精神性特征得以强化,以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绘画形式,凸显了中国艺术独有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形态。在西方,自古希腊始,尽管以雕塑和建筑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艺术在整体上并未被看成是可以与诗歌、哲学、修辞学、几何学、天文学等相提并论的精神生产,艺术创作者更未得到应有尊重,这种尴尬的状况直到文艺复兴后才得以改变。也正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更多从事艺术创作的“艺匠”接受的教育不单是技艺性的,还有人文知识,使他们实现了从归宿含混的“手艺”人向学者化的转换,从而使艺术提升到与科学媲美的精神生产的地位。

艺术教育本质是人文教育

不能否认,艺术发展到今天,其“画地为牢”的疆界早已被打破,与其他学科有了一种更为深度的融合,或者说艺术的文化性和精神性特质更为凸显。

但是,当下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从源头到教学方案以及人才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依然未超越旧的思维。具体体现在:招生考试仍以技术技巧的高低优劣为评价尺度,以至于让一批批试图走捷径的考生,过早失去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兴趣,而专注于“敲门砖”的技术技巧训练。在人文素养方面“先天不足”的人凭借“敲门砖”敲开高校艺术专业大门后,继续在以技术训导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进行课程学习,因为,艺术教育在强调专业特殊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人文与艺术通识课程的教学。即便是专业理论课,往往也只是一种附属地位。

艺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育,那么,艺术专业教育自然应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人文知识的平台;艺术既然是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表现,就应让学生去认识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意识与文化价值观;既然艺术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心灵外化形式,就应让学生了解思考艺术与社会的诸多因素、艺术主体心灵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豪塞尔曾说,只可能有无艺术的社会,而没有无社会的艺术。作为人的行为、观念、意识集合形态的社会知识是大学生必备的知识,也是一个艺术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一种连人文课程都没有想到开设也无法开设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具备当代意识的艺术家,一个连起码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都不具备的人,也难以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

艺术史地位亟待提升

在反思高等艺术专业人文教育缺失的同时,不能不为普通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缺位感到遗憾。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艺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改变可有可无的状况。大学不管有多少学科专业划分,最根本是塑造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所有学科专业最重要的任务。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应该包含艺术教育。作为认知与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一种确证自己的特殊方式,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行为和文化观念的视觉或听觉呈现。其实,艺术和艺术作品在储存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宗教、风俗等信息方面有文本文化不可取代的价值。美国学者艾迪斯·埃里克森在《艺术史与艺术教育》一书中说,艺术品是人类价值观念的宝库,雅各布·布克哈特把图像和历史遗迹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因而,图像完全可以作为历史与社会、文化研究的视觉证词,这也是西方著名大学把艺术史作为所有学生必修或选修的重要课程的原因所在。

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艺术史课还仅仅作为一门艺术专业“陪衬”的理论课,所以,“视觉文盲”或“听觉失聪”的大学生并不少见。在进入图像时代的今天,图像交流信息成为普遍方式,人类的认知方式因图像的广泛使用而被改变。提高学生对图像的认识能力离不开基于形式解读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在高校不是摆设

当然,艺术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人确证自己与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在康德看来,人只有在艺术中,创造欲望才能得到充分满足,想象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艺术能用有尽之言表达出无尽之意,从而由有限达到无限,由感性世界达到超感性世界,由限制达到自由。人只有在艺术里才能得到最彻底的确证。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艺术是道德、情操、智慧的来源,是培养完美人格的最佳途径,因而在先秦时代的教育中就倡导“礼乐并重”,礼乐文化得以高度发达与完善。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者蔡元培早就高屋建瓴地说,“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尤要实施美育”。在他看来,科学教育给人以知识,而人的情感、心灵、意志则需要美,需要艺术去陶冶、培育,也就是说,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美育在塑造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与价值。许多卓越的科学家、思想家、学者无不是具有极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人,如钱学森、袁隆平、吴良镛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中不应是可有可无的一种摆设,而应是人文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让艺术教育高扬人文精神,让人文与科学教育中多一点艺术的气息,应该是今日中国大学责无旁贷的担当。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