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毕加索绘画的不似之似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01 09:16:12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毕加索 照镜子的少女 1932年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重要奠基人,20世纪杰出的绘画大师。他的绘画作品和艺术思想与他的许多传奇故事一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并常常让许多艺术爱好者颇感费解。2011年10月17日,在庄严的上海世博园中国馆,依托第1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大背景,62件毕加索的绘画真迹,在中国艺术家几十年的仰慕和期盼中终于高调登场了!

其实,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代表性画家的毕加索与中国绘画应该不无关联。

尽管西方古典主义的写实性绘画与东方的写意性绘画相去甚远,但是诞生于工业革命之后的现代主义绘画与中国画的思维方式出现了某种相近性。两者对于画面与客观对象的似与不似的思考和表达就可见一斑。在中国,明代沈颢主张作画要力求“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清代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傅抱石把“不似之似”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黄宾虹认为:“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才是真画”。“似”指客观对象的真实,“不似”指画家心中的个人情意。画面的表达往往难以两全,然而绘画的奥妙却全在这两者之间。故齐白石云:“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在西方,古典主义油画追求的是一种照相式的真实,印象主义油画追求的是一种光的真实。无论追求照相式的真实还是追求光的真实,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客观真实的描摹。但到了现代主义绘画,西方画家开始思考个人眼中的个性化真实,注重画面的表现性,画面形象开始越来越“不似”了。显然,这种“不似”已经超越了客观的真实,因而具备了一种新的美学意义。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中西绘画出现了对话的可能性。

毕加索与中国艺术家和中国艺术早有结缘。

1956年6月,近现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曾拜访毕加索。毕加索二话不说,却搬来一捆东西给张大千看。张大千发现这些竟然全是毕加索临摹齐白石的画。毕加索十分敬佩齐白石,感叹说:“中国画师神奇!齐先生水墨画里的鱼儿,既没有上色,也没有描绘水,却使人看到了长河与遨游”,并反问:“中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

据说,曾有中国人邀请毕加索来中国,毕加索风趣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画的虾表面上看很真实,为“似”,但实质上齐白石追求的是心中之情与趣,反对客观写真,即求“不似”。因此,齐白石的绘画可以说是似之不似。毕加索画的人物表面上看比较抽象,为“不似”,但实质上毕加索是以极其个人化的视角和方式,从变化着的客观存在中去提取画家所需要的某种东西,然后以独特的形式重新编织和创造,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真实,即求“似”。如创作于1932年初的作品《照镜子的少女》,画家从少女照镜子的各个代表性动作中概括提炼出某些精彩的局部,并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了符号化的变形和超越客观性的视觉建构,画面中一半正面的脸、一半侧面的脸,一半着衣的、一半裸露的,一半有形的、一半无形的,一半客观的、一半创造的……在二维的平面中表现出了四维的空间意象。他曾经说过:“我的艺术一点也不是抽象的,况且抽象艺术并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艺术总是现实的表现”。有一次,毕加索的朋友不解地问正在作画的毕加索:“你对着那个人认真地画了半天,怎么一点都不像啊。”毕加索笑着回答:“不急不急,再仔细看看,你会发觉对象开始越来越像我的作品了。”正如他所解释的:“画家的眼睛,可以看到高于现实的东西,他的作品就是唤起人们的想象。”可见,毕加索的绘画应该是不似之似。无论似之不似抑或不似之似,都是画家心中的真实,而不是客观的真实。因此,毕加索和齐白石的画,表面上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难怪毕加索对齐白石心有灵犀,而且推崇备至。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