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到底为什么要念艺术硕士?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20 09:52:12 | 文章来源: am post

   第五部分:修读艺术及文化相关的学科,可有出路?


  对“文化“的迷思与误解


  其实,不论在香港还是台湾,除了越来越多的艺术课程外,还出现了“文化”和“创意”科目泛滥的现象。再加上现在要进入艺术的要求都比较宽松,不少别科学生在混淆的情况下选读了一些内容含糊的科目,最终在毕业后都不知道职业定向。例如有些如“文化创意”、“创意产业”等科目,其内容就有鱼目混珠之嫌。


  席间“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常被提到,但当然,坊间大众对于这一学科仍然存有不少误解。它其实在西方已是一个半传统的学科,源自六十年代英国的伯明翰学派(Birmingham School),透过结合社会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和马克思主义等,一大众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并做出批判,是一套相当有历史脉络的理论学科,在香港学院内兴起不过十多年:跟艺术创作和文化管理没多大直接关系,更和今天坊间误认为有关文化欣赏后文化特式分析的的印象差之千里。


  教育工具化导致期望落差


  对于这种过分误解或者愿望落空,陈育强认为与学生事前对不同科目的理解度有很大关系,在艺术潮流里将文化和经济混为一谈而获利,而这种把文化“工具化”(instrumentalization)的学科亦只会随潮流的变迁而更改内容,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虽然此类“文化管理”,“视学研究”、“创意研究”的项目透过不同老师教授能有千差万别之效果,但亦由于这些项目的百搭性,不单引致泛滥开办,且在专注度和精细度上都作出了一定妥协,使这类科目总体上的“常识化”


  过去几年,笔者亦认识不少中学教师,尤其是通识科老师期望这些科目能提升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在毕业后便能即时获取某种“实用知识”以应用宇教学中,而这类急于“增值”的功利主义心态,其实并不是学科所教导和宣扬的。


  职业作为进修前提之错误


  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明年便会在硕士研究课程中加入“艺术与文化”专修领域,何兆基认为学校在收生人数上必须管理得宜,且在宣传时亦要很清楚阐明课程的目标,必须令申请者明白课程并不保证就业,如单单以就业为进修的目标,此前提已值得商榷。黄丽贞就认为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并非即时,存在着延伸性,并不能以过分实用的思维来衡量艺术教育的成果。


  此外,文晶莹说,现在很多科目都以西九作为招徕,但事实上近几年看到西九的西九的招聘人数寥寥可数,经验要求也不低,实况与社会落差甚大,做成一种“西九职场迷思”。而香港艺术馆,人手冻结了几年,到最近才聘请了一个助理馆长,即时在另类艺术空间,学生觅得职位的机会也不高,就算有,基于艺术发展局所给的资助不高,行政人员薪酬偏低,“热情”很容易在一两年内磨灭。艺术行政行业其实相当窄小。再者,即时从事设计行业,老板大多都不甚尊重员工,也不尊重员工的创意薪酬也不合理,只望能够生产一些能赚钱的商品。香港整个社会要以创意之名推动社会发展,但是又对创意艺术不予尊重,严重体现出教育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上一页   1   2   3   4   5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