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到底为什么要念艺术硕士?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20 09:52:12 | 文章来源: am post

   第二部分:学生来源及课程特色


  跨学科交流设计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提供的硕士课程为视觉艺术硕士MVA(Master of Visual Arts),在香港比较罕见,但在澳洲的某些大学已经有相关课程。何兆基提到相以MVA区别现实其它大多数由UGC所资助的MA及MVA课程,凸显该院广阔视觉艺术的取向,长远目标是发展专科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开办如DFA(Doctor of Fine Art)DVA(Doctor of Visual Arts)的课程,加强不同专业的学生交流互动。他们特别以五个“专修领域”统合整个过程,分别为“艺术创作与延伸媒体(Studio Arts & Extended Media)”、“体验设计(Experience Design)”、“艺术行政(Art Administration)”、艺术与文化(Arts and Culture)和“艺术实践与文化行动(Utopics)”,并希望学生的跨学科体验,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在社会上实践互补的创意网络。今年第一年将开办开办三个“concentration”,并已经收到大概一百份申请。而计划只会在每个“专修领域”收十五人左右,总数约四十五至五十人,到明年另外两个“专修领域”相继开始时整个硕士课程大概会有八、九十人。


  五个“专修领域”中,较为新鲜的是“艺术实践与文化行动(Utopics)”,即一种参与社会实践的创作形式,相比起传统艺术较为个人的创作,“Utopice”更关心艺术的公共性,和近年来“八十后”,“九十后”,甚至近期艾未未事件之后,更多人以艺术方式介入社会行动或探讨政治题目的一种气氛接轨。


  旨在培育“艺术中介人”


  陈育强认为这种跨学科式的多元交流,将慢慢形成一个生态系统。而他所关注的是,艺术系在其有限的规模底下,如何能够在每年只有几十个艺术硕士学位的情况下,引进不同院校背景的毕业生,形成化学作用,再影响社会。就以他们2009年设立的艺术文学硕士课程来说,是希望从不同的学校吸收一些有想法的学士进入,对本科生或MA 课程产生互动的影响,现在已经察见成效。


  陈育强说,中大在几年前开拓MA课程时,资源存在一定制肘。所以规模比较小,而科目选择也不算多。但好处就是课程凝聚力高,学生之间认识较深入,较能培养他们的自发性,陈育强笑说,现在反被学生提议一些从未想过的主意,例如制作短片宣传系展,中大的艺术文学硕士课程有一半为当代艺术实践,现正考虑加开一门中国艺术实践:另外一部分则和理论、艺术史有关,包括中国艺术史,当代艺术史、文化研究及专业训练。陈育强说不希望盲目鼓吹学生毕业后成为一个“艺术家”,反而希望他们透过某种距离,以一个所谓“职业中介人”的多元主体来认识艺术。现阶段他们面对的困难,除了如何觅得好老师去催化这种生机外,众多学生的理解或应付能力亦不易拿捏。


  以科技探索艺术


  而另一方面,上面也曾提及,城大除了MA和MFA都是自负盈亏之外,创意媒体学院助理教授杨嘉辉强调他们的课程都和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有关,这在香港甚或内地都有一定的认受性,往往一毕业就能在不同的院校任教。他们的MA多为理性的研究,而MFA则较注重创作经验,在结构上也较自由,学生可以因应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导师,喜欢电影媒介的同学可能会选择香港著名导演谭家明作导师,另外那些同学的兴趣由“科技”、“声音艺术”到“装置”都有。与其它院校不同的是他的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在收生的过程中常会收到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有纯艺术的、时装设计、写作、摄写及建筑等等,但他们都志在透过科技实践来扩展本来身处的领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