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时评:最坏的局面不是高考状元“南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14 10:55:44 | 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

今年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录取正式结束,北京三名文科状元放弃北大选择了香港大学,每人每年获得了16万港币奖学金;理科状元梁思齐在三所港校和北大之间,最终选择去香港科技大学就读,并获得56万港币全额奖学金。换言之,北京四个高考状元今年全被港校包揽。 守着“北清”的北京高考状元,用脚向“北清”投了弃权票,让舆论一片哗然。细勘之下,并无诧异之处。一则,港校的世界排名及其国际化背景,会为学生提供更优越的教育条件和未来发展空间;二则,高额的奖学金确实具有吸引力。优秀者注定会有更多的选择,这是常理。一定程度上,高考状元“南飞”不值得大惊小怪,这是后高考时段“爆炒”状元的情结在作祟。

在状元“南飞”的背后,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放弃国内高考选择留学。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弃考人数接近100万。今年虽没有准确数据,但民间教育机构预计弃考人数在100万以上。在弃考者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的约占21.1%。相较于少数的状元“南飞”,这个逐年增加的庞大的出国留学群体,对内地高等教育来说才是最坏的消息。

内地高校所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招生体制的弊端,抢状元抢不过境外高校,一定程度上并不会伤筋动骨,如果包揽不了内地的状元就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那么内地高校也就实在太虚弱了。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优等生源放弃高考出走,换言之,几乎是带着全面放弃内地高校的态度出走,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还能够踯躅不前或者渐进微调吗?

从规模到质量,从行政化到学术自由,从关起门来“孤傲”到国际化视野,从血拼状元到培育纺锤体中间那部分优质生源……这些都应该是内地高校需要转身的方面。优化环境、着眼体制、具体而行,系统而立体的改革或许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否则,总体生源逐年减少和优质生源留学逐年增加,双向作用之下,我们的高校将离世界一流越来越远。 ☆燕农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