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独家访谈: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12 16:00:32 | 文章来源: 新浪教育

  主持人尹俊: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浪嘉宾访谈间。此刻坐在访谈间两位重量级的嘉宾,第一位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2011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组委会主席顾明远顾教授,同时请顾老师跟广大的网友打个招呼。

顾明远:网友朋友下午好。

主持人尹俊:第二位嘉宾是北京四中初中部校长常菁常校长,欢迎您。

常菁: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机会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尹俊:跟各位网友介绍一下,今天请到四位专家接受访谈,现在是第一组两位专家跟大家对话。今天要聊的话题是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民办教育学会将于2011年8月在北京举办2011年个性化教育会议,拟通过征集国内外论文集开展会议交流,深入探讨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终身学习背景下,个性化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总结中国推进个性化教育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研究新形势下个性化教育有效模式,探究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启迪。

本次会议组委会与新浪教育达成网络独家合作伙伴关系,所以我们把主办和合作方领导请到现场,跟我们一起探讨相关的话题,通过此次视频访谈的形式,将与广大网友互动讨论,破解基础教育热门难题,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果。

马上开始我们的对话,第一个问题请教顾老师的,您曾经谈到过说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个重要的思想已经被写进国家的教育规划纲要,是什么原因,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以及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使您提出这样重要的命题呢?

顾明远:个性化教育,现在是世界的趋势。我们要培养人才,人才的素质也好,环境也好,都有不同。所以我们必须要按照他的素质,他原来的一些天赋的素质,以及他的爱好和特长,来加以实施教育,他的潜在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因为每个人都有差异,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孔子早就讲了我们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来进行教育。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现在时代的要求。

主持人尹俊:传统和时代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样的话题请教四中的常校长,您觉得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常菁:四中在办学过程中有一个指导思想,其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处理好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关系。我们谈到的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主要是考虑到在青少年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一个孩子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的精神,都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我们这个阶段的全面发展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讲,应当是一个为他奠定很厚实的基座,有了这样宽厚的基础,一个孩子在今后追求人生的幸福和事业成功的过程中,我想他才能够走得更远。当然了,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并不是我们要拿同样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孩子,我特别同意刚才顾老师谈到的:我们对学生个性的教育,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有他自己非常独特的天赋和才能,因此我们在为学生打好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的同时,必须要关照到每个生命个体的差异,这个也是我们对于生命,对于每个学生真正的尊重。

主持人尹俊:想问顾老师,您也谈到大师级的人才培养问题,七星区能力、意志是关键,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其创新能力,刚才听了常校长的观点,您怎么来看待?

顾明远:我经常讲教育有两条,一条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为什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把我们的爱心,跟学生沟通,使他得到老师的爱,家长的爱,社会的爱。从学习来讲,他应该有兴趣,有了兴趣以后,他才能够刻苦学习,如果他对这样的学科,这样的事物没有兴趣,就不会很好地学。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从哪里来,一个是从他原有的天赋,他的特长,比如说我们学生是有差异的,比如有的学生是逻辑思维比较强,有的学生是形象思维比较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所以我们讲所谓叫全面发展,我的理解不仅仅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智体当然要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他的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培养一个创新人才,培养一个杰出人才,你就要把他的潜能也就是他的身心、体力和脑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他才能慢慢成才。特别要在中学里培养他的专业兴趣,我们现在很多中学生报考大学,没有自己的兴趣,没有自己的爱好,这样子怎么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主持人尹俊:选择权不在他自己。

顾明远:更重要的是要让他自己对每个专业,每一项学科有一个兴趣爱好。这样能够把他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他才能够成为很好的人才。

主持人尹俊:常校长,您是不是赞成顾教授说的这种“把选择权还给学生”的观点,您又是怎么样来理解这个观点的意义的?

常菁:把选择权还给学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教育民主的真正体现。当然在现实情况下,现在由于整个社会大的舆论背景和我们家长对学生过高的期望,我们的孩子现在背负了更多的是一种学习的负担,没有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从中没有获得的真正的享受。当然这是一种很现实的情况了,要得到改善,可能不是一天、两天或者短期内,跟整个现在的体制都有关系。我觉得在学校这个小的空间里,我们试图去努力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来让我们的学生去学会选择,比如说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选修课,包括为学生有很多活动的机会。在学习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更多的成为学校的主题去参与他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选择。

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是我们对于教育规律的一种尊重,对于生命的一种尊重。所以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在心平气和的过程中,能够倾听到他自己内心的声音,能够自然而然地去成长,更好地发展。

顾明远:举个例子来讲,我曾经到一个县里开会,有一个孩子是清华大学艺术系的学生,他就讲他的经历。他初二的时候已经学不下去了,觉得学习很困难,他的爸爸让他辍学。既然考高中也没希望了,还是回去种地吧。但是有一个老师看到他喜欢画画,就做他爸爸的工作,中学、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让孩子继续上学,同时你这个孩子很喜欢画画,没准将来会有出息呢。他的爸爸把他送回学校去了。送回学校以后,他毕业以后,考上了中等的艺术学校,中等艺术学校毕业以后,就到一个广告公司工作,工作了几年就考上了清华大学的艺术系。如果没有这个老师,慧眼识真珠,看到他有一定的优点,很可能这个孩子现在还是一个农民。所以我们的老师一定要看到学生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都会有他的特长,要充分发挥他的特长,他将来就会成才。

主持人尹俊:这也是我想问顾老师的,当前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家长怎么做,才能有效尊重青少年的个性,同时培养成才,促进全面发展,社会和家长应该做什么呢?

顾明远:现在社会和家长都应该转变一些观念,不要觉得学生学得越多越好。现在大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比如说现在升学率,大家在争求升学率,一个孩子当然希望将来能够上学,能够成才。但是才有不同,不是才都是一样,不要把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其实成才的道路是很多的,不光光是上了名牌大学就能成才了,不上名牌大学就成不了才,不是这样的。再举个例子来讲,大家都知道小泽征尔,很有名的指挥家,他不是正规的名牌大学毕业的,但是经过他的努力,他成为世界有名的音乐家、指挥家。我们的老师,特别是家长,应该有平静的心理,沉下心来,不要给学生增加很多的负担。刚才讲了大的环境,家长也无奈,老师也无奈,大家都在竞争,这种条件下,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能够理解孩子,可能孩子发展会更好,不一定说是学得那么多,功课那么重就一定那么好。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